蒲剧表演艺术家王艺华集贤村人的骄傲
2023/7/10 来源:不详白癜风 http://m.39.net/pf/a_10057623.html
集贤村位于万荣县裴庄乡东北角,一条沿 旅游路穿村而过。该村文化底蕴深厚,是当地有名的历史文化名村。史载唐代大儒王通曾在此设馆教书,引来群贤云集,故村名取为集贤。蒲剧表演艺术家王艺华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乡村。
早就听说集贤村盖了座典雅大气的村门楼,而且村名“集贤”二字是由 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题写。我也想参观一下这座蕴藏风华的村门楼,更借机走近蒲剧名家王艺华的家乡,多了解点乡亲们眼里的蒲剧界这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成长故事。
午后,沿着万临道,在万荣县南张乡西就首先看到了由 作家莫言先生题写的集贤村名门楼。在进村路上,看到的是路边一排种植大棚已形成了规模性的经济增长点。
走进村子,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与刚才的都市喧嚣热闹相比,这里给人的印象是绿色和宁静自然和谐的交织着一起。春天,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多,留守的人少,加上集贤村是个文化村,能干人多,自然在外工作人员也多。只要不是逢年过节,外出的人就很少集中性的回来。
沿着巷道走一走,看一看,才能领略到集贤村文化底蕴的深厚。西汉早期为抗击匈奴犯境修建的烽火台让我大开眼界,仰望深思。一棵粗壮的古槐守候在小巷墙角,默默的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在寂静的集贤舞台前,我想像着每当唱戏时这台上台下顿时会变得热闹非凡的情景。我与正在一棵槐树下勾槐花的大婶聊起了蒲剧名家王艺华,在乡亲们眼里王艺华人品好,回到村里不摆架子。也有乡亲遇到红白喜事时,请回乡的王艺华给大家即兴演唱一段拿手好戏。王艺华从不拿捏,也不做作,每次义务演唱前都会谦虚地说“我是咱村长大的娃……”,一句话说得乡亲们心里暖融融的,大家只会用热烈的掌声点赞这位功成名就的赤子情怀。
一位上地里干活的村民听说我是慕名前来寻访王艺华的故事,他说王艺华的父亲当年就是一位驰名方圆一带的民间艺人,口碑很好。受家庭熏陶和影响,有着戏曲表演天赋的王艺华更是昂扬向上,从集贤村起步走向了蒲剧大舞台,也为家乡人民争得了殊荣,成为了如今集贤村的一张闪光名片。“王艺华是我集贤村人”这句话早已成了许多喜爱蒲剧的村民对外交谈展示的口头语。听村民说,王艺华的父母已于三四年前过世,平时他在运城定居工作和生活,村里有事时也会回来,每次见面大家都觉得很是亲切。
去冬以来,我去过武俊英的村子新绛县三泉村,也去过景雪变的村子盐湖区下段村,今天又来到王艺华的村子万荣县集贤村。这三位蒲剧名家都是河东蒲坛的骄傲,也是新时代为蒲剧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功勋人物。我向这一方热土真诚敬礼,更要向培养他们长大成人的乡亲们喝彩。
蒲剧,我们心中永远的艺术精粹。我相信王艺华和他负责制片的《阳光戏苑》栏目将会精彩纷呈,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山林
来源于: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