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县被称为天下第一县,太阴寺里出过国宝,

2022/10/2 来源:不详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位于运城市东北部。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县,不是因为面积大、人口多,也不是经济总量第一,而是源于《左传》中关于“绛县老人”的记载,首次在先秦历史典籍中出现了“县”这一名称,因此绛县就有了“天下第一县”之称。绛县历史悠久,五帝时期,有帝喾之妻姜嫄的圣母庙和陵墓,晋献公、晋文公、晋灵公之墓也都在绛县。在众多的人文古迹中有座太阴寺近年来名气大增。

太阴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绛县卫庄镇张上村,距县城约7.5千米。此处为东华山脚下,东华山又称太阴山,所以有太阴寺之名。另有一说,太阴寺坐南向北,属于阴向,而名太阴寺。太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公元至年),北周天和三年(公元年)、唐永徽元年(公元年)、金大定二十年(公元年)、元大德元年(公元年)都曾进行过大修。太阴寺院东西长81米,南北长米,占地平方米,为二进院落,建筑有山门、北殿、南大殿。北殿在民国五年被烧毁,现北殿是从附近整体搬迁来的一座家庙。南大殿是寺内的精华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有“大雄之殿”木匾,为金大安二年(6)镌刻。大殿建筑风貌为金代遗构。太阴寺内存有我国最大的独木雕释迦牟尼涅槃卧像,为金代原物,在国内仅此一件,珍贵无比。卧佛雕像躯长4米、独木金身,造型端庄,夸张得当,神态安详。木雕神龛内还完好保存有明代洪武年间绘制的一组吊唁壁画,十分生动、形象。可惜的是与卧佛同时雕刻的三士佛像的头部和极为珍贵的金代壁画,在民国十二年被地方乡绅勾结古董商卖到了荷兰帝国。

太阴寺南约5千米的东华山“太阴寺崖”上,有内容为“佛顶尊胜陀罗仁经”一卷并序一篇的寺崖石刻。

太阴寺出过国宝,是指《赵城金藏》。《赵城金藏》是根据我国第一部宋代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开宝藏》的原本重新刻板印刷的,所以保存了《开宝藏》的绝大部分原貌,共卷。因其雕印于金代,发现于山西赵城县(今临汾洪洞县)广胜寺,故定名为《赵城金藏》。现有卷,藏于国家图书馆,被视为镇馆之宝。

太阴寺前院西侧有一块元大德元年(公元年)所立的“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石碑高厘米、宽97厘米。以前该碑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年太阴寺成为国保单位后,为编印《三晋石刻大全·绛县卷》,对县内所有的雕刻碑文予以断句抄录,碑文才被译出。全碑个字,详细记载了《赵城金藏》雕印的缘起、发起人、雕印地点和雕印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证实了太阴寺是《赵城金藏》的主要雕印地。《赵城金藏》募刻劝缘发起人为尹矧乃,尹有个弟子叫崔法珍,崔法珍曾是广胜寺住持,把《赵城金藏》存放于广胜寺内。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和当地抗日政府几经周折,多方藏匿,终将《赵城金藏》保存下来,并于年运抵北京图书馆收藏。但此时的《赵城金藏》,多有霉烂损坏。经过组织文物专家的修复,从年到年,修复工作进行了16年,修复重新装裱了全部的《赵城金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