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乡村振兴华美篇章人民资讯

2023/9/8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五四发展思路”即:坚持转型发展蹚新路、现代农业富民、新型工业强县、文旅融合兴绛、民生事业为本,奋力打造开放宜业之县、生态宜居之县、人文宜游之县、善治宜乐之县。   绛县横水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肥水美,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文化发达;店铺林立,客商云集;物流四方,贸通天下,被称为三晋古老之名镇。当地群众赋歌赞曰:   南面流涑水,北方舞九龙;   公路穿镇行,火车通四方。   两镇夹一水,一桥连闻绛;   一府十大院,两街三十巷。   十槐九口井,千户万人城;   店铺满街开,十有八经商。   生意通四海,财源达三江;   绛县属第一,三晋美名扬。   公元前年,晋平公设置“绛县”。绛县有源远流长的尧文化、晋文化,五帝之首的尧王故里在绛县,西周倗国封地在绛县,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建都在绛县,汉代大将周勃封地在绛县,还是龙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物资源丰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   新时代下,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聚焦市委打造“三个强市”、构建“三个高地”的目标定位,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提出了“实施五大举措、打造四宜绛县”的“五四发展思路”。对标找差、创新实干,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坚持转型发展蹚新路、现代农业富民、新型工业强县、文旅融合兴绛、民生事业为本,奋力打造开放宜业之县、生态宜居之县、人文宜游之县、善治宜乐之县,绛县正在全力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速度跨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新征程下,横水镇全力落实绛县县委“五四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六个一”重点项目,着力加强横水镇“六镇建设”,即:将横水镇打造成为党建工作标杆镇、农业特优电商镇、商贸物流中心镇、工业转型宜业镇、文旅融合宜游镇、民生善治宜居镇。

推进“六镇建设”力促乡村振兴

建设党建工作标杆镇。横水镇党委注重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支部书记,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基础保障。   建设农业特优电商镇。以市场化方式,积极推广产业园区、土地托管发展模式,以三大樱桃园区为辐射点,依托东方希望、大象集团等龙头企业,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生产,延长传统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建设商贸物流中心镇。横水镇地处晋南、晋东南、河南的交通枢纽,东贯上党、西接长安、南通中原、北扼幽并,是商流、物流、人流的枢纽处。横水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这一天然地理优势,优化物流产业布局,谋划横水镇智慧物流园项目。   建设工业转型宜业镇。横水镇工业发展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当时便已掌握了冶金技术。立足现在,永立铸造、恒强工贸、旺达炉料等工业企业发展势头正足,悠久的工业发展历史,为横水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他们还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德生轮胎厂等僵尸企业,培育壮大工业新动能。   建设文旅融合宜游镇。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横水镇留存下西周古倗国、乔寺碑楼、元代成汤庙、隋朝景云宫、清代探花府等灿若繁星的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依托这些辉煌的历史和天然的自然风光,横水镇不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建设民生善治宜居镇。崇文之淳朴民风在横水镇由来已久,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横水镇成为绛县西部几个乡镇的先进文化传播中心和教育圣地,孕育着底蕴深厚的文化。

聚焦“六个一”重点项目蹚出横水特色之路

打造陈赓主题党性教育基地。近年来,柳庄村人一直践行红军精神,并在绛县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矢志不渝地寻找乡村振兴之路。年7月,柳庄村支村“两委”深度挖掘红色基因、历史文化,谋划红色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年1月柳庄村村史馆建设完成,结合柳庄村亩连翘集体经济、废弃宅基地重建游园、建设柳庄村村史馆、涑水湾百亩莲池景观等良好基础,项目预计今年7月开始运行,逐步打造出集红旅、文旅、农旅为一体的陈赓主题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   正如绛县县委书记所说:“以庆祝建党周年为主线,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全力构建‘大宣传、大思想、大文化’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挖掘散落在革命老区的各处红色资源,为我们的原生态山水注入红色元素、红色品质,努力把绛县建设成运城休闲观光的后花园、文旅融合的排头兵。”   建设高标准党群服务阵地。进入横水镇党群服务中心,整个办公区域异常热闹:图书室坐满了放学后来做作业的学生,年轻人在健身室里挥汗如雨,老年舞蹈队在排练室练习舞蹈,心理咨询室里定期有专业人员对前来咨询的村民进行心理疏导……横水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介绍说,服务中心就是这样一个供居民使用、为居民服务的开放空间。   横水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机构改革工作的契机,全力推进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在“队伍整合、硬件提升、软件升级”上下功夫,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图书室、健身室、排练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优化场所配置,增加了排练镜、乒乓球台、跑步机等设备,将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农村,全力发挥党建功能、服务功能、共治功能,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推进现代化千亩设施樱桃园区。进入横水镇西灌底村大棚,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红色的致富果——樱桃。现如今,大棚樱桃已经进入尾声。据了解,西灌底村引入了4万余株矮化樱桃苗,推广应用多项农业新技术,产出的樱桃色彩艳、颗粒大、水分足、口感好,上市时间提前了20天,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小樱桃撬动了横水农业大转型、生态环境大提升、农村经济大发展,助推了乡村大振兴。   西灌底村按照科技化、现代化、规模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思路,以樱桃为媒,围绕“扩规、提质、强管、增效、创牌”十字方针,大力推进现代化千亩设施樱桃园区建设,进一步推进樱桃观景台、种植培训中心、包装流水线、智能监控、新的13座温室大棚等相关项目建设,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拉长农村服务业发展的产业链,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   建设坡底村古城堡综合开发项目。在坡底村的北面,是绵延向上一直通向紫金山的黄土台垣风凰塬。在塬头之上,雄立着一个高大的古代土筑城堡。古城堡南北长米,东西宽多米,占地多亩,开有南北两个城门,除内环城路外,城里有3条南北街、5条东西巷,有关公、奎星、火神、白衣菩萨等6座庙宇,两座乔家家庙、一座戏台、多座大小院落。古城堡外面连着一个大世界,里面则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小社会。然而,在时间的冲蚀下,年的坡底古城堡已变得凋零破败。   为了响应绛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域旅游、乡村振兴计划,结合当前进行的党史教育活动,横水镇党委、政府在基本闲置的坡底村古城堡内,以影视基地的统筹思路对古城堡进行维修、改造与保护,推动建成集晋南民俗风情街区、主题民宿、会展中心、红色文化传承基地、三星级国际房车露营基地、“古堡遗迹集群”“康养基地”为一体的绛县西部古乡村人文遗址公园和康养旅游基地。通过恢复古建、改造新建等措施,结合古城堡半径5公里内的人文景点,打造出横水镇特色旅游风景走廊,以此完善周边旅游景区建设,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建设乔寺村涑水河旅游景区。“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走近乔寺村荷塘,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翠绿的荷叶,一只只小船徜徉在莲池中,渐渐消失在莲池深处……荷塘旁、碑楼下,挺拔的白杨、婀娜的垂柳、碧翠的菜地、茂盛的庄禾、游玩的孩童,构成一幅集水乡特色、田园风光和文物古迹于一体的自然风光。   乔寺村支村“两委”依托国宝单位乔寺碑楼的历史资源,在目前已经建成的乔寺碑楼莲池文旅融合园区基础上,拓展涑水河莲池、鱼塘文旅融合项目,努力建设人文历史资源深厚、自然风光优美、娱乐游玩欢畅、集体经济振兴的3A级旅游景区,吸引在外人才回村创业就业,带动全村经济发展。深入推进“旅游+”战略,催化旅游要素集成,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动线串连的乔寺村,一步步舒展开乡村振兴的斑斓画卷。   建设九龙市场商住综合体。九龙市场是横水镇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市场,然而,这里地面坑洼不平,市场经营秩序较混乱,干湿、生熟未分离,摊位混杂,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建设缺失。   为规范农贸市场升级,横水镇党委、政府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坚持“优质、高效、方便、快捷”原则,按照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建设理念,加快推动升级改造,提升镇域品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开展商贸综合体建设。规划横北村棚户区改造、九龙商住综合体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5亩,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目前正积极推进。该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后,将极大提升乡镇商业服务水平,辐射带动周边乡镇5万余人。   新形势需要新思维,新挑战需要新担当。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高质量发展最吃劲的时刻,横水镇全镇上下以“认真顶真事事当真、求实务实件件落实”“三真三实”的工作态度为精神内核,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履职尽责、担当实干、昂扬奋进,奋力掀起新一轮“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建设热潮,为“五四发展思路”提供强劲动力,奋力蹚出一条具有横水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周年。

荣亿

本文来源:山西法制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5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