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黄河新闻网
2023/5/19 来源:不详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也称元夕。元宵节和除夕、中秋节一样,都以夜间活动为特色,主要是放灯、观灯,所以也叫灯节、灯夕。道教认为正月十五是上元天官的诞辰,此日庆贺,天官赐福,故也称上元节。山西民间则笼统称为“过十五”或“正月十五闹红火(或闹元宵)”。
庆赏元宵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日。据山西旧志记载,元宵节期间,除流传至今的架灯山、点旺火、闹红火、转九曲、送祖宗、吃元宵等节俗外,还有祭三官、祀蚕神、走百病、荡秋千、乡饮酒、占气候等习俗。
元宵观灯
明清时期,山西元宵节的灯期一般为正月十四至十六,“三日不绝”,“十六夜尤剧”。大同府、赵城县(今属洪洞县)等地的节期长达五天。乾隆《赵城县志》载:“如是者五夜。”太原晋祠的灯期最长,光绪《晋祠志》载:“自十三日起至二十日止,每宵结彩张灯,设鳌山,放花火,锣鼓喧阗,游人杂遝(杂遝tà:杂乱),大街小巷,火焰腾灼。”
赛灯申庆
元宵节期间,百姓院内摆灯,屋角点灯,门口悬灯,街头巷尾搭彩门悬挂灯,开灯门,点灯山,河里放河灯,船头上点龙灯,空中放天灯,晚上全家老少外出来提花鸟虫鱼人物放灯,到街上观灯。除了彩灯、灯球(灯笼)以外,比较特别的有:
灯棚。许多地方要在街上扎彩棚、搭灯棚。乾隆《介休县志》载:“街市……遍结灯棚,以富艳相尚。”民国《昔阳县志》载:“通衢巷口,点缀神棚,曰迎灯。”
灯山(鳌山)。元宵节架鳌山,见于30余部山西旧志。鳌山是灯山的一种,用彩灯堆叠成巨鳌形状,称为鳌山。规格高,有气势,一般设在祠庙门口或者村落要道,用于迎神、祭神。乾隆《崞县志》载:“各赛灯火,作灯山,以祀群神。”光绪《翼城县志》载:“每祠庙处列木架,油盏以彩纸罩之,望之如列星,谓之灯山。”光绪《吉州全志》载:“村落有搭灯山者,各迎其方之神于其中。”
九曲黄河灯。这是流传于山西、陕西等北方地区的大型社火活动,又称灯游会、游黄河、转九曲等,见于20余部山西州县志。灯会会场由彩门、灯阵、中心旗杆三部分九个“万”字组成,称九曲。转灯前,有入场仪式,由会首对三官行叩拜礼,僧众等手持乐器在后,炮乐齐鸣,进入会场,游众随后进入。九曲由三米高的木杆搭成,中间有一中杆,高十二米,上插一斗形,顶部插一面大旗,下置大鼓,游人转灯至此击鼓祈福。中心旗杆由彩带向四面辐射,形成插有根灯柱的灯阵,象征一年天。转灯的人在经过中杆时要抱中杆祈愿。雍正《定襄县志》载:街巷悬灯火通宵,扮社火或搭灯市,屈曲盘旋,鼓乐导引,士女杂遝,俗谓“黄河九曲”。乾隆《武乡县志》载:“十三日夜起至十六日夜止,放烟火花爆,以木屑搭九曲黄河,上簪油灯三百六十盏,童子笙歌游玩,夜分始归。”同治《河曲县志》载:“插灯数百枝,排练宛如阵图,观灯人曲折行其中者,转灯游会也。”民国《沁源县志》称:“元宵苇席搭神棚,炮火花烟气倍增。游绕黄河三百六,沿途五色纸笼灯。”九曲黄河阵在山西许多地方至今盛行,河曲、沁源、榆次、榆社等县区的九曲黄河阵,还被列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伴灯。雍正《平阳府志》等记载,农家以小瓦盏点油灯,放置于门口、窗户、井口、灶台等处。用软黍面蒸捏成窝窝,作鱼龙、鸡狗等形状,灌上油,装上灯捻子,置于灯旁,俗呼“夜油”或“伴灯”。民间有“正月十五借夜油——不能借”的歇后语。
晋中地区太谷县的灯节,远近闻名。有民谚:“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太谷大贾巨商特多,商业活动遍及全国,元宵节张灯,尤具特色。城内东、南、西三条大街,家家挂灯,成双成对。十步左右,搭着一座彩楼。街心特设大神棚,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彩灯原料有纱、绸缎,灯架皆为紫檀等硬木做成。民国《太谷县志》记载:“十四、五、六等日,城市乡镇灯火最盛,男妇聚观,车马填塞,有竟夜不能归者。”
元宵节期间,好多地方是一片灯海,但赵城县(今属洪洞)除外。道光《赵城县志》载:“不张灯。好事者间为之,未二鼓烛熄矣。”
谜语同参
元宵节还有猜灯谜的习俗。洪洞、猗氏(今属临猗)等县一般将灯谜挂在长棚上,“粘诗藏迷”,游人猜灯谜,称为“打灯”。
放烟花炮
元宵节除了灯俗之外,还有关于火的重要习俗,就是放烟花、焰火。这来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
乾隆《赵城县志》载:“烟火之盛,满城皆是。其错综变化,倏远倏近,忽上忽下,凡花鸟禽鱼,楼台殿阁,人物戏剧,俱于烟焰中放出光明,皎如白日,士女喧阗过于元夕(除夕)。”光绪《补修徐沟县志》载:“置火药于铁筒,燃之,光冲霄汉,男女聚观,灯月交辉。”
打铁花流行于泽州府(今晋城一带)。泽州是煤铁之乡,“泽州打铁花”可谓是有地方特色的一种焰火。元宵节晚上,铁匠师傅点着小炼铁炉,鼓动风箱把废铁熔化。旁边有人把木板准备好,木板上用锯末围成一个圆圈,铁熔化为铁水从中流出,几个打铁花师傅将铁水装进特制容器,带到高地旁,用钢丝绳蘸上金属汁,操起板子,用力击打,铁水冲天而起,高可数米,火星飞射。
雍正《泽州府志》、乾隆《凤台县志》载:“融溶铁汁高洒,散星点成虹,迸落空中,火树银花,炫照都市。”乾隆《陵川县志》载:“设洪炉,融生铁成汁,倾于木板上,打之成花,灿烂万状,或在树间掩映更奇,总名之曰打铁花。泽郡多有,陵川尤盛。”
泽州打铁花习俗至今盛行,年入选山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盛产煤炭,号称煤乡。元宵节期间许多县都要在县城或自家门前、店铺前垒旺火。一是为照明,二是为取暖,三是寓意兴旺。
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旺火呈宝塔形,晋北地区特别讲究旺火高大,表现出一种粗犷、豪迈的气势。乾隆《大同府志》载:“元夕前三日起,城市张灯结彩,垒旺火,郡城四大街尤盛。”
中部地区的太原、榆次、寿阳等地,称为“塔火”或“塔塔火”。同治《榆次县志》载:各家堑土于门,爇煤炭其间,使焰通明,名曰“塔火”。光绪《寿阳县志》载:坊肆里巷,在门口用泥塑弥勒、判官、狮子及棒槌等形状的旺火,中间填以煤炭,通宵燃烧不熄,名塔火。俗语有“塔塔火,塌了才算火”的说法,塌了吉祥。塔塔火,也称为棒槌火。
晋东南地区盛产无烟煤,旺火往往垒砌成狮子、老虎、天龙等兽形,“高四五尺,燃炭于中”。光绪《翼城县志》载:用泥塑为人兽形状,中间为空,填满煤炭,燃烧时候“眼鼻腾焰”,称为狮子火,又称烧秦桧。
闹社火
山西民间一般俗称闹红火。民国《翼城县志》载:“人民嬉戏诸技艺,昼则有高抬柳木棍,夜又有龙灯、竹马、旱船、太平车、花鼓等,金鼓喧阗,游行街衢,观者如堵。鞭炮起火,锅子火,各街燃放,俗谓闹社火。”民国《临晋县志》载:“嬉戏诸技艺则有高抬柳木棍,妆演戏目,游行街衢,夜又有龙灯、竹马、旱船、太平车等金鼓喧阗,观者如堵。俗谓之闹社户。”
三官像
一是祭三官。明清时期,各州县都建有三官殿、三官庙等,供奉天官、地官、水官。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是三官的诞辰,民间要在这三天赴庙宇祭拜,忏悔罪过,祈福免灾。光绪《补修徐沟县志》载:“各家门首挂灯,或作灯山,燃油数百盏,悬三官神像于其中,远望如山,借以敬礼三官。”光绪《晋祠志》载:“十五日为上元佳节,土人祭三官大帝于本庙,闾巷设画像以祭。”
二是祭火神。乾隆《绛县志》载:“各处祭火神。”乾隆《赵城县志》载:“灯节后数日,城外更于火星庙祈压风火。”民国《马邑县志》载:“武职衙门于是夜举放火炮,祭火神。”
蚕姑宫
三是祭蚕姑。正月十五是民间的祈蚕日。潞安府(今长治一带)是著名的潞绸产地,当地蚕业发达,人们要祭祀蚕姑和谷神。康熙《黎城县志》、乾隆《潞安府志》、道光《壶关县志》、光绪《长治县志》《屯留县志》等载:“蒸面茧,以祀蚕姑;作粘穗,以祀谷神。”同治《浮山县志》载:“家家蒸面蛾供神,名曰闹蛾儿。”
四是祭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读书人功名禄位之神,山西各州县都建有文昌宫、文昌阁或文昌祠,一些书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元宵节期间,文人学子要赴庙上香或大张灯火。乾隆《保德州志》载:“士子诣文庙、文昌庙,各进香。”民国《乡宁县志》载:“各庙俱张灯火,文庙、学宫尤盛……以点缀山灵,宣昭文运。”
上元谒祖
元宵节标志着年节的结束,也意味着要将过年时接回来供奉的祖宗送走。山西送祖宗的日子一般为正月十六。
大同府是在门外焚烧纸钱、亡疏。乾隆《大同府志》载:“十六日……是夜,设祭送先祖,妇女多哭泣者。”乾隆《广灵县志》载:“正月十六……定更后,阖邑妇女皆出大门外,烧楮,哭声震天,更余乃止,名曰哭节。近来绅士能禁约眷属者,亦或不哭。”道光《大同县志》载:“十六日……至晚,将除夕所供之亡疏盛以木盘,烧于门外,名为送祖宗。送时,妇女甚有号泣者。”光绪《左云县志稿》载:“十六日,焚疏楮于门外,谓之送亡。”
元宵节时候,保德、五台等地要上坟祭拜。乾隆《乡宁县志》载:夜半,各家送灯于坟前,曰献明灯。
走百病
民国《沁源县志》载:“过了年,半月间,元宵灯点各街前。男一股,女一圈,游散百病看火烟。”走百病,又叫游百病、散百病。一般是在正月十六登高走桥、走街串巷、赴庙行香,民间认为“正月十六游了春,一年四季不害病”。万泉、潞城等县走百病的方式是荡秋千。泽州、太谷等地是持灯绕行黄河九曲。榆社妇女成群结队出城上坟,称为游百病。凤台(今泽州)则是到厉坛(光绪年间改为先农坛),用艾草炙烧柏树,祈求祛病。
在大多数县,参加者是男妇结伴,晋东南和晋南地区的高平、襄陵(今属襄汾)、汾西、临晋(今属临猗)、平陆、绛县、绛州(今新绛)等地,参与者多为妇女。
封建社会,实行宵禁,夜晚严禁外出,元宵节是个例外。乾隆《蒲县志》等称为“弛夜禁”或“金吾不禁”。这对于长年禁足户内的女性而言,是一次难得的身心放松。特别是,这一天还可以登堂入室,进入官署,谒见内眷,甚至进入监狱、看守所等平时戒备森严的地方。光绪《寿阳县志》等载:“士女游观街陌,并入官署不禁,谓之走百病。”同治《高平县志》、光绪《汾西县志》、民国《襄陵县新志》等载:“乡妇冶游诸城,至必入署谒命妇,谒内眷,谓之放游。”民国《临晋县志》载:“乡村妇女多于是日入城谒庙行香、观剧,并至县署恣意游玩,即监狱、看守所等处无不周历。”
对于妇女参加游走百病,一些道学先生很看不惯。乾隆《临晋县志》、道光《赵城县志》质疑道:“男子游可耳,妇人不逾闺阁,亦藉口除病耶?”“一游而百病可除也,此游女诡词耳。”
道学先生的担心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元宵节大开宵禁,男女外出游玩,正是幽会谈情的好时候。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就反映了男女借元宵出游相会的故事,词为:“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走百病”尽管热热闹闹,但只流行于“庶民小户”。“绅士之家”或许是为了避免麻烦,或许是不屑为之,并不实行。
乡饮酒礼是一种地方性质的尊老重贤礼仪,以宴饮为形式,各府、州、县长官代表朝廷亲自到场参加,以表示对宴请宾客的尊重。
道光《太平县志》、同治《浮山县志》、光绪《永济县志》等20余部旧志详细记载了乡饮酒礼的规制,包括乡饮宾的选任、举行的时间地点、详细程序、祝辞答辞等。
光绪《翼城县志》载:乡饮酒礼每年正月十五、十月初一分别举行一次,其地点设在各府、州、县儒学之明伦堂。事前,由儒学斋长从年高德劭的荐绅中选择一人为正宾,从德高望重的诸生中选择二人为介宾,从德高望重的平民中选择三人为耆宾,向教谕署名举荐,再由教谕推荐给知县,发给执照,赠送牌匾。举行酒礼时,知县、县尉、教谕、训导都亲赴诣明伦堂宴饮。“扬觯(觯zhì:古代酒器)读法,酬酢拜跪,一遵典礼,亦古尊高年、重有德之遗意也。”乡饮酒礼的礼仪由皇帝亲自颁诏,典礼由知县亲自主持,参加者备感荣耀。
光绪十八年崞县更定乡饮事执照
乡饮宾既是一种荣誉,也具有一种隐性的权力。虽非官职,仍有不法之人假冒招摇撞骗。光绪十八年(),山西崞县(今原平)出现“无知愚民诈冒假充不法纪”之事。为严肃纲纪,崞县教谕对乡饮事进行更定,对廪生、增生、附生等公举的本县乡民亢垣颁发耆宾“执照”。
道光二十三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政府决定将各地乡饮酒礼的费用拨充军饷,乡饮酒礼被废止。
封建社会农业不发达,靠天吃饭。人们在种地过程中,通过长期实践、观察,总结出了一些民谚,用以占验农事、种植、收获等。这些民谚也反映出农事耕作活动的一些习俗。
山西旧志中,有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阴晴来占验来年元宵节晴雪的民谚。乾隆《武乡县志》载:“八月十五夜为中秋节,……以月之明暗卜来岁元宵晴雪有验。”即使中秋节浮云遮月,人们也一样欢喜,认为“中秋月暗年景好”,是来年风调雨顺的好兆头。应州(今应县)民谚曰:“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平定州(今阳泉、平定、盂县等地)也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年必是好收成”的说法。
也有用正月十五来占验全年水旱的民谚。雍正《洪洞县志》载:用面做成窝鸡蛋大小的十二个窝头,代表十二个月。“每窝标记某月,用甑蒸之”,看每个窝头上面有无水份或者水的多寡,来占验该月是否有雨。同治《河曲县志》载:“灯节有雪,云是丰年之兆,故谚有‘正月十五雪打灯’之语。”
汤圆摊
元宵是元宵节的节日食品,吃元宵是过节的重要内容。嘉庆《介休县志》载:“家家食粉团(俗呼元宵)。”民国《翼城县志》载:“以白糯米面团作球形,中实冰糖、核仁等,煮而食之,谓之元宵。”
元宵形如圆月,有“汤圆”“团子”等别称。民间传说,民国初年,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后,忌讳“元宵”谐音“袁消”,下令改称“汤圆”,显然荒诞无稽。不过,山西旧志中称呼“汤圆”的,倒是仅见于两部民国志书。民国《荣河县志》载:“富者以糯米面作汤圆,贫者以软黍面包枣豆作汤圆,共食之,曰吃元宵。”民国《榆次县志》载:“以汤圆(俗呼元宵)祀神及祖。”(来源:《方志山西》董剑云张洁)
原标题:山西旧志记载中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