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铁姑娘重返大寨脱贫必须上项目,

2023/8/6 来源:不详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年3月,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现身北京,她化着淡妆,戴着项链,身着紫色外套,谈吐举止优雅,她就是郭凤莲,那个曾经家喻户晓的“铁姑娘”。

年,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大寨铁姑娘”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梳两条辫子,脖子上挂一条白毛巾,卷起裤腿,手握锄头,肩扛铁锹,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干。”

山西绛县的陈玉霞回忆说,自己的母亲当年就是一位“追星族”,追的就是这帮“大寨铁姑娘”。年纪轻轻的郭凤莲,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16岁就当上了大寨“铁姑娘队”的队长,19岁光荣入党,此后也屡屡升迁,甚至曾被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

然而好景不长,曾经的“明星”却在之后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消失在了公众视野中,直到44岁那年才重返大寨,并带领村民们二次创业成功,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怎么做到的?现在的她又怎样了呢?

大寨铁姑娘,曾经的时代偶像

年,当郭凤莲从小学毕业后,就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大寨参与农业建设。

冬天的大寨出奇的冷,天还没亮,男人和女人们就拿着工具出门了。下了一夜的雪没过脚面,男人们背着箩筐奋力撬出埋在沟壑里的大石头,身后跟着几个稚气未脱的少女,戴着用袜子的手套,吃力的将石头扛在肩膀上。

汗水和哈气不断在空气中形成一层水雾,远远望去,半个山头都是这样的景象。那时候的村里还没有平车,不论男女都是肩膀扛,篮子抬,手脚不知生了多少冻疮。

到了中午,大伙儿拿出早已冷掉的盒饭,是用粗瓷碗装着的粥面,有的还结着冰碴子,就这样大口吃起来。一边吃一边抽着清鼻涕喊:“姑娘们,给大家唱一个吧!”

姑娘们梳着小辫或齐肩短发,穿着带着各色补丁的棉衣,冻得红扑扑的脸蛋上挂着淳朴的笑容,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唱了起来。这其中当属郭凤莲最为瞩目,她能唱会跳,长得也俊俏,被称为大寨的“刘三姐”。

她们就这样,白天在山沟上修土地,晚上从砖场运回砖来建房子,干着和男人们一样的重活,日复一日。

除了治坡治窝,铁姑娘们夜里还要扛枪当民兵。这天晚上,轮到郭凤莲和几个姑娘们执勤,忽然看到不远处两道绿光,“倏”一下地跑了,郭凤莲和另一个姑娘赶忙追上去,一直跑到了山上才将狐狸打死。

当时粮食产量少,都不够人吃的,这些牲畜泛滥偷一次就会偷第二次,只能将其打死,她高兴地用枪杆抬着狐狸回到村庄,就像武松打虎一样得意。

那时的铁姑娘们,是妇女解放的标志,是自立自强的象征。

“现在想想,觉得那时候苦吗?”

“不苦,挺快乐的。”

那段岁月在她们身上留下了坚强和干练。

遗憾离场,淡出公众视野十余年

此后的十年间,郭凤莲屡屡升迁,身兼数职,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年当选中共十一大代表,年当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

可正当郭凤莲在大寨大展宏图之时,时代发生了转折性变化,郭凤莲的命运也迎来一个拐点。

年9月,郭凤莲接到被调离大寨的通知。

那时,我国农村开始大面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随着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改革成功,大寨受到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

接到通知后,郭凤莲痛哭了一场,毕竟是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事业,怎能说放弃就放弃?

但很快她就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领导方式已经落伍,不能和时代赌气。

此后两年间,她努力调整心态,一直在家里默默等待分配工作。突然到来的闲暇时光也让她能够带带孩子,看看书,回归家庭的同时也能够尝试去用新的眼光审视之前走过的路。

不久,郭凤莲被任命为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几年后,又去公路段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但不论是种树还是修路,她的心始终不曾离开大寨,那里有着她的青春和洒下的汗水。

年12月7号,郭凤莲的事业再次迎来转机。

那天,郭凤莲收到一张单位的免职书,说让她重新到上面领任命书。到了县里,县委书记对她说:“大寨人都希望你能回去,我要顺应民意,把你送回去。”

郭凤莲却有些犹豫,不是怕辛苦,而是怕离开了这么久,还能带领好大寨走向富裕吗?

她借口家里有事先行离开,想起自己已然44岁,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需要人照顾,这一走,家里人能放心吗?

晚上丈夫回来时,郭凤莲跟他说起心中的犹豫,想不到丈夫竟大力支持,“大寨是你的创业起点,你又是党员干部,服从组织安排,责无旁贷!”听了这番话,郭凤莲的心落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她要亲眼去大寨看看。

到了大寨后,眼前的景象不由让郭凤莲吃了一惊,昔日干净整洁的村落如今竟变得垃圾随处倒,尿盆满街扔,虽说农村生活相比以往要富裕了些,但有些地方还是十分落后,显然,这样的大寨被时代落下了。这一去,更加坚定了郭凤莲要重新建设大寨的决心。

年12月15日,郭凤莲终于重返大寨,挑起了党支部书记的担子。

与时俱进,带领大寨二次创业

回归大寨后,郭凤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各个村户人家,跟村民们谈心,听听他们的想法,村民们见了她后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尽的苦,有些人甚至委屈的直流眼泪。

郭凤莲这才发现村民们一个个都尚处在迷惘之中,不知道村子未来会如何发展,也不了解国家的改革政策,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也一时不知是对是错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蔓延在整个村庄。

大寨的贫穷落后让郭凤莲十分痛心,她立马提笔想要写信给其他的全国劳模求助,可写好了又撕,再写再撕,她实在不知该如何表达大寨现在的境地,又怕十年的“离岗”会被人家笑话、不理解。

面对这个局面,郭凤莲想要改变却又不知该如何做起。

丈夫看出了她的痛苦和纠结,安慰她说“不如你走出去看看?”此话一出,郭凤莲受到了鼓舞,她拿出所有的积蓄当作路费,并到昔阳县交通局恳求他们以最低价格收费,包了三辆大巴车,动员了位村民,就这样走了起来,去到河北学习当地的先进经验。

这时郭凤莲才意识到,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了,农村要想富裕起来,必须上项目。

回归大寨的第一年里,郭凤莲到处跑项目、跑关系、跑资金,4次北上,3次南下。

刚开始因为经费有限,她连吃了三天三夜的方便面,可有时还是不被村民们理解,他们认为郭凤莲似乎违背了大寨自力更生的精神,可郭凤莲心里明白,为了让村民们的生活富裕起来,她必须跑,必须累,必须经历这一切。

大寨的第一家企业是羊毛衫厂。有一次郭凤莲去江苏江阴市考察,向江阴毛纺总织厂提出联办企业的建议,没想到对方欣然答应,并十分认可“大寨”的招牌。郭凤莲也不负众望,拿到机器和原料后,立马开始组织生产。

年10月中旬,第一批“大寨牌”羊毛衫面世,郭凤莲带着产品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也是她复出后的第一次亮相。

件羊毛衫很快被抢购一空,还当场接到了1万件大单,这让郭凤莲意识到“大寨”的品牌效应,她得经营好这块招牌。

羊毛衫厂虽然开门红,但生意场上总没有一帆风顺,有时为了谈成生意,郭凤莲也要遵循一些“潜规则”。

一次她去山东推销大寨的煤炭,对方摆酒席为她接风,当地人十分豪爽热情,一个个喝起酒来像武松。

郭凤莲深知当地人的性情,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对方见她如此豪爽,便十分豪气地说:“郭书记,你喝一杯酒,我就买一车你们的煤炭!”郭凤莲见状,对客人们的敬酒通通来者不拒,几杯下肚后,她的舌头便开始发硬,没多久就不省人事,医院紧急抢救,才转危为安。

后来回想起这次经历,郭凤莲说到:“我当时只一心想着多卖几车煤炭,没成想喝到烂醉如泥,从那以后,我见着酒就害怕。但没办法,有时饭桌上谈不成的,只能酒桌上谈。”

除了这次有惊无险的谈判经历外,还有一次生意让郭凤莲印象深刻。

年她去青岛出差,半夜突然被电话惊醒,对方是香港中策集团的黄鸿年先生,说他正在北京,因公务繁忙,只能次日下午抽空见一面,问她方不方便。

郭凤莲听闻立马答应,当即起身收拾行李,连夜兼程坐车赶到北京,第二天到北京后拎着行李一路赶到饭店,好容易在约定时间到达地点。

对方见郭凤莲风尘仆仆,满脸疲惫,才知道她连夜赶了十几小时的路,十分佩服,当即表示:“就冲郭书记这种精神,我也要给大寨投资!”此后的谈判果然进行得十分顺利,郭凤莲也再次为大寨争取到一家可以盈利的企业。

在羊毛衫厂、中策水泥厂相继成立后,郭凤莲又带领大寨先后涉水酒水、醋、面粉、杂粮、核桃露等诸多领域。

年,大寨村的总产值过亿。

变身“女当家”,将一生奉献给人民

作为大寨集团的董事长,郭凤莲已经带领大家从人均收入元到年实现人均收入1.5万元,同年,大寨村的年经济创收达到了十亿元,即使放眼整个中国,这样的成绩也是少有的。

除了经济领域的成就外,大寨在旅游和交通的发展上也成为了当地的领头羊。森林公园、青石窑洞、大寨梯田、盘山水渠已成为这里的一道风景线,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从大寨门口驱车右拐,沿着柏油路向前开,向着虎头山方向走,这里就是大寨森林公园,在郭凤莲回大寨后修成,曾经的秃山荒岭如今已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大寨展览馆、周总理纪念亭、陈永贵墓园、郭老诗魂碑、叶帅吟诗处,还有那亭台廊榭、水池曹渡,皆掩映在这片万绿丛中。

站在山头,远远望去,大寨的村庄错落有致,绿油油的梯田层层叠叠,活像一幅山水画。但郭凤莲知道,这幅画是一代代大寨人用双手双脚画出来的,各种心酸未可知。

但也正是因为经历过那些穷困的生活,又看到如今村民们过上好日子后的幸福,郭凤莲更想带领更多的乡村走向富裕。郭凤莲想出了“富村帮穷村”的办法,向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提出倡议,中国十大名村要带头扶贫贫困村。

在此期间,郭凤莲协助井沟村创办养鸡场,对当地村民们进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帮皋落镇的黄庵垴做宣传,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业,让其成为太行山旅游线路的一部分。

又号召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对安徽省金寨县进行精准扶贫,拿出一百多万元帮助当地村民、村干部们进行农村建设……在脱贫攻坚这条路上,郭凤莲还在前进着。

“只有自己站起来奋斗,才能彻底脱贫!”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郭凤莲如是说。

如今,74岁的“铁奶奶”郭凤莲依然忙碌在助农一线,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面对农产品滞销的境况,郭凤莲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与时俱进,参与到电商达人扶贫助农的项目中去,帮助农产品直播带货。

她说:“这是我一生的事业。”

从农业建设到工业建设,从开办企业到乡村扶贫,郭凤莲从未退缩。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寨,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她用六十年的时间告诉全中国,这个大寨掌门人,她当之无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