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发现唐代刀形墓人民资讯
2023/9/17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本文来源: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讯(见习记者牛嘉荣)近日,考古人员在新绛县侯庄村一批墓葬的抢救性发掘中,发现了唐代刀形小型墓葬,并出土了一批距今千余年的唐代文物,为进一步研究唐代平民丧葬习俗提供了研究资料。为配合新绛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新绛县文物保护技术中心联合抢救性发掘一批古代墓葬。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判定,该墓葬群中有唐代墓和明清墓。其中3座唐墓保存较完整,均为土洞墓,整体平面形状呈刀形,由墓道、封门、墓室组成,出土有双耳陶罐、开元通宝、铁镰铁斧等文物。3座刀形墓,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属运城盆地范围。新绛古称绛州,春秋时曾为晋都,唐武德元年(年)置绛州总管府。有多年历史的绛州大地遗留众多唐代遗韵,绛州大堂唐代地层窖穴出土的3件双耳灰陶罐与本次出土的双耳灰陶罐形制、大小基本一致。从唐初至晚唐,这种平面呈刀形的小型墓葬在唐代较为普遍,是唐代小型墓葬中的主流形制。据悉,此次出土的铁犁(犁铧)、发饰、蚌饰(壳)等随葬物品印证了唐代小型墓葬的流行葬俗,而此次墓葬的抢救性发掘,也为研究唐代晋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平民丧葬习俗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