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能源危机,这个冬天要受冻,我们的天然

2024/1/12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wapyyk.39.net/doctor/306474.html

都说欧洲惨,那今年冬天我们的天然气够用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我们的能源结构。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多样化发展,受自给率约束。煤电、气电、油电作为火电的主要组成部分,煤电、油电为高碳、高污染化石能源发电,且我国油电数量极少,绝大部分为煤电,气电则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主力推动的低碳、清洁能源发电。

我们国家能源结构长期以来是以煤炭为主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富煤贫油少气少气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全国哪个省的能源最多?

很多的答案多半是山西。

最近山西省公布了一组数据,10年来累计产煤亿吨,占全国四分之一。

更吃惊的是其中外调64亿吨,占全国总调出量的7成以上,这其中包括今年的四川缺电,山西说全力保障能源生产增加向四川供电,也包括去年东北限电,山西暴雨依然跟14个省份签下中长期保供合同。

更早的时候国家取消电煤指导价,多地拉闸限电,又是山西几乎以一己之力保障供应。

山西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简单说山西的优势是煤炭多,劣势也是煤炭,这种传统能源太多了,一直说要能源转型,但到底怎么转?

山西最近似乎找到了思路,山西新绛县前段时间签了一个总投资87.8亿元的抽水储能发电项目,山西应县也签约了一个兆瓦的光伏储能发电项目,

山西能源局还出来说到未来要形成10GW左右的储能容量,看下来储能这两个字非常亮眼,那什么是储能呢?

简单说就是用一些技术手段把能量储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再使用。

在目前的能源领域储能应该说是最亮眼的了,不只是山西,

今年以来包括山东,河南,青海,上海,宁夏等多地都推出了储能政策,密集的政策利好,

多家储能公司说现在电池供不应求,已经暂停接单了。

像山西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0%以上,但是无论从防治污染的角度,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能源转型都是必须的。

虽然说我们已经努力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机规模都是世界第一,但这里面有个要害问题,那就是弃水弃风弃光,尤其是新疆、内蒙地区,一年“三弃”的电量差不多要超过三峡电站同期的发电量,而储能就是解决方案之一。

“弃水弃风弃光“的意思就是受限于某种原因被迫放弃风水光能,停止相应发电机组或减少其发电量,也可以说是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大于电力系统最大传输电量+负荷消纳电量。

今年国家能源局印发了一份文件,提出要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

加快推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储能电站安全等标准的制定,国家层面的储能政策,这两年密集发布。当然也包括最近的报告,也提出我们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意味深长。

储能行业正处于爆发的前沿,它对能源转型很重要,对能源安全其实也很重要。

很多人可能忘了5年前的那场“气荒”,在那个冬天,我们北方地区和全国的天然气缺口分别达到了48亿和亿立方米。

什么原因呢?

一方面是生产和居民部门的天然气需求在增加,当年1~10月的天然气消费量增长了18.7%,毕竟那一年的GDP增速接近7%.

另一方面很难绕过去,就是煤改气的问题。

这里就不展开了,本质上是我们能源结构调整中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到底是加大对煤炭的依赖,还是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步子迈的太小不行,迈的太大也不行。

实际上去年东北地区的拉闸限电,跟今年四川省的缺电停电,也有着同样的逻辑,四川这样的水利大省为啥也会缺电?

这首先是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的锅,降雨减少水库没水,水电也发不出来,四川的水电装机容量占比达到了80%,发电量一下子就不够用了。

丰水期弃水,水电用不完,电价低于两毛钱每千瓦时;

枯水期,自己省内电都不够用,还要支援兄弟省份。

同样的道理不管是利用风还是太阳能来发电,也都存在不稳定性。

风是间歇性的,光伏发电只能利用白天,这种不稳定性会传导到发电后的电网环节,影响电网的稳定。

怎么解呢?

也许有人会说重新去大力发展煤电,这样不受季节的因素影响,能非常稳定的保障电力供应,但显然这不是长久之计,比较务实的思路应该还是发展储能技术,把不用的水电、光伏和风电先用技术手段储存起来,在电网负载波动时再并入,这就保持了电网的稳定,就可以减少限电的情形再出现,

保障居民和生产部门正常用电需求,站在能源安全的角度我们还不能不考虑一种极端的情况。

欧洲之所以现在进退两难,很大程度上是它没实现能源自足,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是62.3%,自然就被美俄拿捏。

实际上我们的天然气也不够用,对外依存度也达到了44.4%。

虽然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建设天然气管道,但每年仍然有大量的天然气要从卡塔尔、澳大利亚等国经海路运输,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和运输路线安全,甚至比天然气还要严峻,内外部的经验一再说明我们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也必须加快发展储能等相关技术,在这个安全为主体的新时代,能源安全必须握在自己手里。

欧洲这个冬天怎么过?有的人用木材取暖,有的人用电热毯取暖,

还有的人竟然在自己发电,现在很多欧洲人在自己屋顶上贴上了太阳能板,以前断电主要依靠发电机,但发电机烧的是柴油,相比之下配上太阳能板的储能产品,晴天六七小时就能充满,成为欧洲人过冬保暖的最优解。

那么问题来了,欧洲的这些储能装置从哪里买的呢?

你没猜错,还是中国。

国内有多家公司透露今年激增的储能订单主要来自欧洲。

中国贡献了全球91.9%的便携式储能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的Top5,只有第3名是一家美国公司,而且它的产品也还是两家A股的上市公司代工的。

中国企业,在这个领域的统治力可能比畅销欧洲的电热毯更有技术含量一些。

最后回答开头的问题,在能源领域下了这么多功夫,并且新能源领域是我们的强项,自然我们在这方面是没问题。

这个冬天就先苦一苦欧洲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6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