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绛县 > 绛县风景 > > 什么是山西话

什么是山西话

2022/7/16 来源:不详

随我行走山西许你万里荣耀

鉴古

知非

旅途

视野

生活

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晋语区东起太行山、西近贺兰山、北抵阴山、南至黄河汾渭河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晋语是中国第十大汉语方言年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主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里首次把中国著名语言学家

李荣先生提出的中国第十大汉语方言“晋语”列入,从此晋语脱离了“官话”(俗称“北方话”),成为与官话、吴语、粤语、闽语、湘语、赣语、徽语、客家话、平话相并列的一大汉语方言。晋语是汉藏语系中汉语族诸口语中的一种,晋语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入声,因此与北方官话很不相同。晋语要比北方官话具有一些更加古老的语言特点,乃至有学者戏称之为“北方话里的山里话”。晋语真正源自“赵魏之西北方言”

汉代的扬雄《方言》中把西汉方言分为13类:

  一,秦晋;二,郑韩周;三,梁、西楚;四,齐鲁;五,赵、魏之西北;六,魏卫宋;七,陈、郑之东郊,楚之中部;八,东齐与徐;九,吴扬越;十,楚(荆楚);十一,南楚;十二,西秦;十三,燕代。

  扬雄所说的“晋”只指现在山西省西南部地区的“晋国发祥地”,这一地区在汉代属河东郡(与今山西省大部不在同一政区,而与关中、河南联系密切)。

  汉代灭亡后,出现了三国、西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的长期分裂,中国北方开始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人口流动迅速,因此扬雄《方言》所载十三种方言大多消亡,而古晋语却坚强地生存了下来——隋、唐四大汉语方言是吴楚方言、“山东”方言(燕方言)、“太原”方言(赵方言)、“关中”方言(秦陇蜀方言)。

  而晋语的真正前身是“赵、魏之西北方言”,由于魏国曾与赵国交换土地,故而魏国西北部除晋南地区被秦国占领,其余地区后来均属赵国,因此今日晋语区的大部分地区同战国时的赵国领地相吻合。

晋语分八种方言一、并州片分布于山西中部十六个市县:

  太原市、古交市、清徐、娄烦、晋中市(原榆次市)、太谷、祁县、平遥、介休市、灵石、交城、文水、孝义市、寿阳、榆社、盂县。

二、吕梁片分布于山西西部、西南部及陕西北部,共十九个市县,又分为两个小片:

  1、汾州小片

  其中山西西部十一个市县:吕梁市(原离石县)、汾阳市、方山、柳林、临县、中阳、兴县、岚县、静乐、交口、石楼。

  陕西北部三个县:佳县、吴堡、清涧。

  2、隰县小片

山西西南部五个县:隰县、大宁、永和、汾西、蒲县。

三、上党片分布于山西东南部,共十九个市县,又分为两个小片:

  1、长治小片

  山西东部偏南十四个市县:长治市、长治县、长子、潞城市、屯留、黎城、壶关、平顺、沁县、武乡、沁源、襄垣、安泽、沁水城关以东。

  2、晋城小片

  山西东南部五个市县:晋城市、阳城、陵川、泽州、高平市。

四、五台片分布于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后套地区和陕西北部,共二十九个市县旗。

  其中山西北部十八个市县:忻州、原平、定襄、五台、岢岚、神池、五寨、宁武、代县、繁峙、应县、河曲、保德、偏关、灵丘、朔州市(原朔县、平鲁)、浑源、阳曲。

  内蒙古西部后套地区四个市县旗:杭锦后旗、磴口、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原临河)。

  陕西北部七个市县:府谷、神木、靖边、米脂、绥德、子长、子洲。

五、大包片分布于山西东北部、内蒙古西部黄河以东和陕西北部,共三十七个市县旗。

  其中山西东北部、东部十三个市县:大同市、大同县、阳高、天镇、左云、右玉、山阴、怀仁;阳泉市、平定、昔阳、左权、和顺。

  内蒙古西部黄河以东二十二个市县旗:包头市、固阳、武川、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和林格尔、托克托、清水河、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五原、杭锦旗、乌审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四子王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鄂尔多斯市(原东胜)。

  陕西北部两个市县:榆林市、横山。

六、张呼片分布于内蒙古中部和河北省西北部,共三十个市县旗。

  其中内蒙古中部十三个市县旗:呼和浩特市、卓资、凉城、商都、太仆寺旗、兴和、化德、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察布市(原集宁)、丰镇市、二连浩特市。

  河北西北部十七个市县:张家口市、张北、康保、沽源、尚义、阳原、怀安、万全、崇礼、怀来、涿鹿、赤城、灵寿、平山、鹿泉市(原获鹿)、元氏、赞皇。

七、邯新片分布于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共三十四个市县。又分为两个小片:

  1、磁漳小片

  河北西南部十五个市县:邯郸市、邯郸县、涉县、成安、临漳、武安市、磁县、永年、肥乡、鸡泽、曲周(东里盯以西)、广平(城关以西)、邢台县(城关以西)、沙河市、南和。

  2、获济小片

  河南北部十九个市县:新乡市、新乡县、卫辉市(原汲县)、辉县市、获嘉、延津、鹤壁市、淇县、安阳市、安阳县、林州市(原林县)、汤阴、焦作市、沁阳市、修武、博爱、武阶、温县、济源市。

八、志延片陕西北部七个市县:延安市、志丹、延川、吴旗、安塞、延长、甘泉。

  此外,还有晋南汾河片官话,包括山西境内共两个市辖区、四个县级市、二十四个县。

  其中晋语区包括隰县、大宁、永和、汾西、蒲县。

  官话区包括盐湖区、永济市、河津市、临猗、万荣、闻喜、稷山、新绛、绛县、垣曲、夏县、平陆、芮城、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曲沃、翼城、襄汾、洪洞、古县、安泽、浮山、吉县、乡宁。

中国北方唯一方言中国北方人说的话都是“官话”,有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甘肃、宁夏人说的是兰银官话,就连大西南的云贵川说的都是西南官话。所谓“官话”,可以理解为普通话,周朝称“雅言”,明清称“官话”,年开始称“国语”。山东人、四川人说的话虽然与普通话有距离,但人家都是“官话”。唯独以山西为核心的晋语区,是中国北方的唯一方言区,其他6大方言都在南方,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都在南方。晋语的使用人口约万,其中山西万(不含运城和临汾大部分地区,运城话和临汾话属于中原官话)、内蒙古中西部、河北西部、河南北部各近万,陕北约有万。晋语和北京官话很不相同,晋语比北京话的语言特点古老得多,古老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语言的历史面貌和演变过程,有学者称其为“语言的活化石”。晋语最重要特征是有入声。什么是入声呢?普通话有4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晋语还有第五个声调——入声,也叫“爆破音”。有了这个“爆破音”,晋语就与其他话大不相同,于是,人家都说“官话”,唯独山西人说方言。晋语可进一步分为8片:并州片(太原古为并州)、吕梁片、上党片、五台片、大包片(大同—包头)、张呼片(张家口—呼和浩特)、邯新片(邯郸—新乡)、志延片(志丹—延川)。晋语为什么能保持独特性,成为中国北方唯一的方言呢?首先是地型地貌造成的。我们看地图,晋语区正好与黄土高原大体重合,它东起太行山,西近贺兰山,北抵阴山,南至汾渭河谷,这个地理四至圈出的正是最典型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样的地理条件势必造成其封闭性,外面的进不去,里面的出不来,天长日久,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城头变幻大王旗,但黄土高原地区偏安一隅,涛声依旧,“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国北方的其它地区,我们看中国地图,东北是全国最大的平原,河北、山东地处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河南和安徽、江苏北部是黄河中下游平原、江淮平原,关中是八百里秦川,甘肃有连通东西的河西走廊,整个北方的大多数地区都便于信息传递,便于人物交通的平原地区,要保留语言的独特性,当然难。其次是历史造成的。春秋战国以前,“晋语”区生活的是“北狄”,这群人是真正的黄帝的子孙。晋国建立后,“晋语”理所当然地成为晋国的国语,河北西部、河南北部和陕北,也都是晋国的领土范围,这一区域保持统一性。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韩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后迁新郑,占有今山西省东南部和河南中部;赵都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后迁邯郸,先后占有今山西中部和北部、陕西东北部、河北西部和西南部,以及内蒙古河套地区。可见,韩、赵两国的疆土正是今晋语区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历史变迁,这样的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历代所发生的局部性变化,不仅使这种格局越来越符合今晋语区的划分,而且使晋语各次方言区的分片,也与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吻合。第三是文化造成的。长期而统一的行政隶属,相近的自然环境,使晋语区在语言、文化、民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一致性,形成了比较独特而稳定的晋文化。关键一点,晋文化在历史上没有受到严重的摧残,没被割裂,保持了一致性。秦汉、唐宋时期,晋语区特别是雁北、陕北地区民族构成复杂,先后有数十个民族在这里盘聚,这一地区成了民族的大熔炉,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身体里流淌着几十个民族的血,比如隋唐的皇族们,他们是什么民族?他爹是汉族,他娘是鲜卑族,他奶奶又是匈奴族。这样的人,他们的民族倾向性差,民族意识不强,不管是什么民族打过来,他们能打就打,打不过就投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都能接受。反过来,不管是哪个民族也都能接受他们。这样的大杂烩文化,遭到种族清洗的可能就小,人口也就保留了下来。到了元明清三代,近年间,晋文化区避开了蒙古人征服中原战争、元末农民和民族战争、明初成祖朱棣的夺班战争、明末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战争、清人入主中原战争、太平天国战争等一次次导致人口大消亡的战争,在中国北方能避开这么多血腥屠戮战争的地方委实不多。大家打开地图,中国北方哪个地区在近年间避开了这么多灭绝人口的战争呢?没有,唯独山西避开了。山西,“山河表里”,是块真正的福地,避开了一次次战争,它的文化没有割裂,人口得以保留,历史没有被割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直延续至今的晋文化。第四,晋语区的人勇武好战。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也就是晋语区的人,本身就流淌着匈奴人、鲜卑人、党项人的血,这些民族凶狠、野蛮、彪悍,再加上生活贫苦,人穷命贱,作战就勇敢,他们见多了太多的战争,在战争中成长锻炼,能征善战。面对这样一群人,要征服他,你就得思量思量,盘算盘算,看算得过账来不。就像欧洲的瑞士,地势险要,全民皆兵,还特别能打仗,于是一战、二战中侵略者都觉得攻打瑞士不划算,瑞士也就免于战火。面对同样能征善战的黄土高原人,征服者大都采取了妥协政策,双方各让一步,于是晋语区的人口也就保留下来。这实际上就是“以战求和”,这也是晋语区文化少受摧残、没被消灭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五,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促进了晋语区的最终形成。晋语区避开了一次次战争,明清之际,中国北方其他地方都“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了,唯独山西人口过剩,于是有了“大槐树”人口外迁,使晋语区面积不断扩大。明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槐树”移民,大家都知道,不需多讲。清初,清康熙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导致著名的“走西口”,大量的山西人、陕北人向内蒙迁徙,直接改变了内蒙地区的人口构成。在人口迁移和流动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晋商的活动,据有关资料统计,近代,山西商人占山西总人口的比例在25%以上,许多地方高达40%~50%,这些商人把晋语传播到所到之处,扩大了晋语范围。

来源:古龙TV

原标题:山西︱啥是晋语?

有理想的行走有态度的行走有风景的行走王清茗行走山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9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