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村从西周荀国到春秋晋都
2023/2/3 来源:不详薛俊其新绛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
位于新绛县三泉镇鼓水河西侧的席村,原为西周时古荀国的国都。春秋早期周僖王五年(前年),荀国被晋国的晋武公所灭,其地被赐于晋大夫原氏黯,都城之地之后称荀城。至晋文公即位后,周襄王十七年(前年)即晋文公二年,晋国都城迁于荀城。晋文公之后的晋襄公(前年至前年在位)时期,晋都从荀城再迁诸浮之地,即今新绛北张镇北董村南。其中晋文公称霸华夏诸侯的时期,作为晋国都城即今新绛三泉镇席村,这里曾为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是新绛历史上最为光辉的一页。
西周荀国都城
据《水经注.卷六》汾水篇中所记:“古水。……又西南迳魏正平郡北。又西迳荀城东,古荀国也。《汲冢古文(竹书纪年)》‘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也。’”即荀国被晋武公所灭后,将其地赐封给了晋大夫原氏一族。从上可知,荀国的都城在汾水下游汾河支流古水(今称鼓水河)西侧,位于北魏正平郡城即今新绛县城之西北。《山西历史地名通检》(山西教育出版社年2月出版)一书中的运城地区篇记:“荀_西周姬姓封国,后为晋国所灭。故治在新绛县西北十五里席村。”
在先秦文献中,有关荀国的记载如《今本竹书纪年》所记:“周桓王五年(前年),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曲沃。”以上是说,当时晋国曲沃之地的庶支族人在国内向晋侯发起夺权斗争,周边的各诸侯国曾经援助曲沃,而此时芮国(今山西芮城)、董国(今山西闻喜北)、荀国(今山西新绛北)表示不再支持曲沃的势力。又如《左传.桓公九年(前年)》记:“虢仲、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即虢、梁、荀等国又转而去攻伐曲沃。再据《古本竹书纪年》所记:“(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即晋国的曲沃势力在夺权斗争中胜利后,其首领曲沃武公成为诸侯,荀国便被晋武公攻灭。
今人李晓杰根据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认定晋武公灭荀是在周僖王五年即晋武公三十九年(前年)。而清光绪《直隶绛州志》中记,“桓王十三年(前年),曲沃灭荀”,这一记载显然有误。上述《左传.桓公九年(前年)》中记,该年荀侯还在与周边各国讨伐曲沃,因而在此四年之前的周桓王十三年(前年),荀国肯定还是存在的。所以,应按以上李晓杰的考证,荀国被灭的时间约在晋武公三十九年即周僖王五年(前年)。
今西周荀国和春秋晋大夫荀氏家族的出土文物,有荀伯大父盨(xu)、荀侯匜、晋大夫
西周青铜鼎
等(见附图)。从其中的荀伯大父盨之上的铭文来看,西周时的荀国是姬姓周王室的同姓国。《逸周书.卷七.王会解》也记:“成周之会,……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据此来看,荀国是在西周之初约公元前年大封诸侯时所分封的同姓国,至春秋早期晋武公于公元前年灭荀,荀国存续约有年。
荀郇别而为二
需要提及的是,在西周时期另有一个郇国,其地在涑水下游的今山西临猗县南。这个郇国与汾水下游的荀国各自为政,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如《诗经.曹风.下泉》中云:“四国有王,郇伯劳之。”《水经注.卷六》中的涑水篇记:“涑水又西迳郇城,《诗》云‘郇伯劳之’,盖其故国也。”又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管、蔡、……毕、原、丰、郇,文之昭也”,即郇国与管、蔡等十六国,属周文王文昭一系的封国。以上文献中所记的郇国,系在涑水下游今山西临猗县南。
有关文献中未见有郇国何时被灭的记载,但其地在后来成为春秋晋国的领地是肯定的。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秦伯使公子挚如晋师,军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晋大夫盟于郇。”以上是指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后,于周襄王十六年(前年)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东渡黄河进入晋国军队驻守的郇地。而后随从重耳流亡的狐偃,与秦、晋两国的众大夫在郇地举行盟誓,决定进一步发动政变入驻晋都,拥立重耳为国君,又见郇地在近黄河东岸处。
再看《左传.成公六年》所记:“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gu)。”这里是说晋景公十七年(前年)时,晋大夫们议论迁都之事,多数人主张要迁往运城盐池附近的郇、瑕氏之地。以上其中的瑕地,前述《水经注.卷六》的涑水篇中,在记述涑水流经郇城后,接着又记:“涑水又西南迳瑕城,晋大夫詹嘉之故邑也。”可见郇城西南不远处还有瑕城,春秋时的郇、瑕氏之地即涑水下游运城盐池西北近处的郇国旧地。
以上所例举的《左传》中的有关记载,在《史记.晋世家》中的记述也与此基本相同。足见先秦文献《竹书纪年》、《诗经》、《逸周书》、《左传》,及西汉早期的《史记》,早已将汾水下游的荀国与涑水下游的郇国,其二者分属两地两国就说得很清楚了。所以北魏时的《水经注》也是依照以上经典文献,进一步明确了二者的具体地域所在。在年出版的《辞海》中,也分别有记:“荀,……在今山西新绛”;“郇,……在今山西临猗。”而在清光绪《直隶绛州志》中,所记“(周)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郇侯为侯国,后去邑为荀”,其说又为不确,是将郇与荀混为一谈了。
据前已提及的《逸周书.王会解》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可知,荀国的荀叔在周初就已经出现了,郇国与管、蔡等国也是周初的封国,因而并不存在荀国在后来改称为郇国之事。再到春秋时期,荀、郇皆被晋所灭,荀地先为晋大夫原氏的封地,后来晋文公又迁都于荀城;而郇地曾为晋国的边城,后来又称郇瑕氏之地。郇与荀二者之间自西周经春秋时期,从未发生过人口迁徙与地名互相转变的事件。
但是到了东汉时期,谶纬之学盛行,古史造伪泛滥,当时的隐士王苻作有《潜夫论》,其中最早提出“荀亦作郇”,将汾水下游古水流域的荀国与涑水下游的郇国混为一谈。往后历代多为介绍姓氏起源的书籍,皆据以上《潜夫论》中的“荀亦作郇”之说,而演绎出了“荀郇相通”和荀由郇“去邑(阝)加草(艹)”而来的两种主要说法。如清人张澍《姓氏寻源》中说“荀、郇、栒三字古通”、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说“荀亦曰郇”等。唐人林宝《元和姓纂》、宋《广韵.淳韵》、南宋戴埴《鼠璞》、清人胡子威《郇卿别传考略》、清人徐建勋校刋《百家姓考略》等,皆说荀姓由郇去邑加草而来。以上诸说均系置经典于不顾的妄加推导和以讹传讹,故不足于采信。如清人曾钊在《春秋国都爵姓考补》中所言:“郇灭于春秋之前,荀于春秋初尚存,二者别而为二。”
晋文公迁都荀城
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记,因国内发生动乱而流亡了十九年的晋公子
重耳
,于周襄王十五年(前年)冬十二月,在秦国的护送下返回晋国,次年二月即位为晋文公。此时“吕(吕省)、郤(郤芮)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见之,以难告。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吕省)、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可知晋文公即位不久,前朝的大夫吕省、郤芮因为畏惧,便密谋在三月底焚烧公宫。由于宫中的侍者寺人披事先向晋文公告密,于是,晋文公便在吕、郤动手之前已潜行出宫。
据《古本竹书纪年》所记:周襄王“十七年(前年)晋城荀。”《汉书.地理志》注引《纪年》“文公城荀。”《太平寰宇记》中引《冀州图经》记:“荀城,在(正平)县西(西北)十五里,即重耳所居之所。”从上又见,晋国都城的公宫被吕省、郤芮焚毁后的次年,即晋文公二年(前年)时,晋国将都城迁到了先前荀国的荀城之地,即晋大夫原氏黯在晋献公时称荀息的封地,迁都荀城后仍然沿用晋国绛都的名称。
此前的晋文公在结束流亡生涯即将返回晋国时,晋国的史官董因曾前往黄河西岸迎接。董因告知重耳:“岁在大梁,将集天行。元年始受实沈之星也。实沈之虚,晋人是居,所以兴也。今君当之,无所不济也”(见《国语.晋语》)。这段话的大意是,周襄王十六年(前年)按十二星次纪年为岁在实沈,这年春天新君即位,晋国正好处于上古时实沈所建的大夏古国的旧地,天时地利所助,是会无所不兴盛的。今席村所在的鼓水河以东、孝陵庄村一带的孝陵遗址,年至年经考古勘探和小面积发掘,已确认这一遗址年代在年至年前,面积为万平方米,属中原龙山文化时期仅有的三处超大型遗址之一。
笔者曾在《新绛文化》上发表有《五千年文明之初的一颗亮星――华夏源头看孝陵》的专文,认为孝陵遗址系《左传.昭公元年》中所记,是在尧舜之前由高辛氏一系的后人实沈所建的大夏古国。民国版《新绛县志》中记,新绛“唐(尧时)为畿内地,有大夏之墟”即此。上述晋国史官董因所说的“实沈之虚”,也即《左传.昭公元年》中所记的“大夏之虚”。因而晋文公二年迁都于“实沈之虚”处的荀城也并非是偶然的巧合,当时应该是按史官董因的指引,晋文公在原先都城的宫殿失火之后,将都城直接迁往“实沈之虚”的。
晋文公迁都荀城后的当年,晋国出兵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平定周王室之乱,将周襄王护送回京师复位。晋文公五年(前年),晋国又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之战中大败屡犯中原、觊觎王室的楚国之军,接着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会盟中原诸侯,晋文公被周襄王命为“侯伯”即诸侯之长,从而成为继齐桓公尊王攘夷以来的第二代春秋霸主。
据《国语.晋语四》所记,“晋公子(重耳)生十七而亡(流亡),卿才三人从之,可谓贤矣。”《左传.昭公十三年》也记,“我先君晋文公,……生十七年而有士五人,……亡(流亡)十九年,守志弥笃。”从上可知,晋文公回国即位时的年龄为三十六岁。而《史记.晋世家》中记晋文公即位时为五十九岁,显然为不确。晋文公在位九年,于周襄王二十四年(前年)去世,次年其子驩即位为晋襄公(前年至前62l年在位)。
据《国语.晋语八》所记,晋平公(前年至前年在位)时,晋大夫栾盈进入绛城发动叛乱,“栾盈昼入,为贼于绛,范宣子以公入于襄公之宫。”即范宣子在动乱中为保护晋平公的安全,急忙将晋平公从新田都城护送往先前晋襄公时的宫城躲避。《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年)所记的同一事件为,范宣子“奉公以如固宫。”可见晋襄公时的宫城又称固宫,也说明在晋文公之后,晋襄公从荀城迁出,另地营建了一处壁垒森严、固若金汤的“襄公之宫”即“固宫。”《左传.文公十三年》又记,该年“夏,六卿相见于诸浮”,即晋灵公七年(前年)晋国六卿在诸浮召开高层会议,襄公之宫应在此地。
今新绛北张镇北董村存有明嘉靖三十二年(年)《重修庙桥记》碑刻,其中记“其源出自马头山龙祠之前、晋灵公故城之侧,离村四里”;又有明万历三十二年(年)《重修观音堂》碑刻,其中也记“今号北董村,旧为媚妃院,自晋灵公建都,迄今一千八百余年”。以上两通明代的碑刻中所指的“晋灵公故城”、“晋灵公建都”之处,现属北董村以南的东南董村。晋灵公为晋襄公之子夷皋,在晋襄公故去之后即位,因而现东南董村一带的“晋灵公故城”处,应为诸浮之地襄公之宫的固宫城旧址,并历襄公、灵公、成公、景公共四代国君,到晋景公十七年(前年)时再迁都于新田。期间的晋灵公为荒淫残暴的著名暴君,故尔襄公之城便因灵公而昭著于后世的民间了。
故绛三城之一的荀城之地,不仅为晋文公成就霸业的晋国都城,也是晋国在此奠定了之后长达一百五十年华夏霸主地位的一处名城。与此同时,晋文公在此作为东周王室的代理人而号令天下诸侯,使当时的荀城成为华夏文明的中心之城。
大夏古国、实沈之墟西侧的荀城,从西周荀国之都到晋文公时期的春秋晋都,又一直在鼓水之滨接续演绎着华夏文明。其中在两千六百多年前,堪称一幕最为精彩的史诗华章。
.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