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博物馆达197家
2023/4/29 来源:不详山西新闻网8月25日讯(记者卢奕如)今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年来,全省博物馆数量由家增至家,办展数量由余个增加到余个,举办社会教育活动由余场次增加到余场次,参观人数由0余万人次增加到余万人次。
十年来,云冈研究院提格为省政府直属副厅级事业单位,“云冈学”研究平台搭建完成,全国文博系统首家超算中心在云冈研究院建成,中科院院士科技创新中心和山西省石窟寺保护与传承重点实验室在云冈研究院落地。永乐宫壁画保护在保护机构、保护经费、保护力量、技术措施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加强。目前,永乐宫壁画保护修复基本完成,“永乐宫保护与传承特展”正在巡展。
全省文物系统实施了山西南部早期古建筑保护工程、平遥古城城墙抢险维修工程、受灾文物抢险工程、长城重要点段保护工程、石窟寺保护工程、彩塑壁画保护工程和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等重点工程,文物保护整体状况不断改善。文物保护工作正在由实体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转变。文明守望工程在全国率先推广并深入实施。沁河流域古堡文物密集区和武乡革命文物密集区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39处国宝级文物特殊保护机制正在建立。18个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正在创建。全省打造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文物安全防范体系,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山西考古成果丰硕,开展了襄汾丁村、沁水下川、襄汾陶寺等30余项主动性考古发掘,出土标本近万件,新材料、新发现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作出了山西贡献。河津固镇瓷窑址、闻喜酒务头墓地、绛县西吴壁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荣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六大考古新发现”。
山西博物馆行业发展成效显著,山西青铜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建成开放,全省11个市级综合型博物馆全部实现对外开放,大同、太原“博物馆之城”建设正在推进,非国有博物馆登记备案工作步入正轨,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山西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吉金耀河东”“华夏之华”“无界之境”3个专题大展分别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巡展,为推进省校合作战略增光添彩。太原天龙山石窟流失百年佛首回归故里,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在太原成立。
十年来,文物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山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石窟寺、石刻文物、低级别文物、彩塑壁画等专项资源调查相继展开,逐步摸清了资源家底,摸清了保存状况和管理现状。山西为各市、县一次性核增名文物专项行政编制,为省直文博单位一次性核增全额事业编制名,“十四五”期间,还将免费定向培养名文物全科人才,充实基层保护力量。
(责编:郝亚红、王晓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