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仓大名鼎鼎,其真实性却引发争议,山西一
2024/12/16 来源:不详谈到周仓,相信不少读者也颇为了解。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周仓专门为关羽捧刀,两人也是形影不离。作为关公的护卫,周仓因为他的不离不弃和忠心,得到千百年来无数读者的认可,甚至有人将周仓赞为“天下第一忠心之人”。据各类民间故事以及小说记载,周仓本是黄巾军出身。在黄巾贼被剿灭后,周仓来到卧牛山为寇。关羽千里走单骑之时,周仓誓死相从,从而成为关羽手下一员最忠心的护卫。樊城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周仓曾活捉过勇将庞德。后值关羽倾覆,于麦城败亡,周仓得知消息后亦是悲愤自刎。在全国各地的关帝庙中,周仓总会伴随在关羽左侧。明神宗万历年间,周仓亦被追封为“威灵惠勇公”。以上这些介绍,都源自于在民间故事以及小说中。那么不禁有人要问,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周仓这个人呢?现在一种主流说法认为,周仓只是一种虚构的人物形象,并不存在于各种正史记载中。在陈寿《三国志》、裴松之《三国志注》以及范晔《后汉书》中,均不见周仓的记载。因而不少人以此为据,周仓在历史上不曾存在。但是笔者认为,周仓这个人,曾在历史上出现过。只是因为他的身份不起眼,从而让人给忽略掉了。那么这个说法,又有什么依据呢?首先要说明的是,周仓为什么不见于各种史料记载?一方面,蜀国未设立过史官。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蜀国其实是有史官的,只不过史料曾遭到过销毁。不管从哪种情况来看,蜀国史料的确是严重缺失。而这个原因,也为陈寿在撰写《三国志》之时,带来了太多麻烦。蜀汉集团内的第一猛将关羽,只有余字,而蜀汉后期文武双全的大将廖化,更是区区百十个字。至于其他的一些蜀汉重臣,如董阙、王连、马岱等人,更是一笔带过。要知道,陈寿本就是蜀国人,而他在整理史料之时,也只能勉强搜集了这么写,可见蜀国资料有多么缺失了。另一方面,周仓于关羽的作用。不管怎么说,周仓不过只是关羽的贴身护卫,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战绩。联想到刘备的保镖陈到,他在史书中也不过是只言片语,更何况是身为关羽护卫的周仓了。其实在正史中,有一处细节描写,极有可能便是周仓。这个记载见于《三国志·鲁肃传》:“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关羽单刀赴会,在鲁肃劝说他归还荆州之时,专门为关羽捧刀的这人,便大声叱责了鲁肃。从此人行使的职能来看,他极有可能便是周仓。除了这处记载以外,正史中便再无半分细节表面周仓的真伪性。不过在一处地方志中,却见到了周仓的事迹。据《山西通志》记载:“周仓将军,平陆人。初为张宝将,后遇关羽于卧牛山,遂相从;于樊城之役,生擒庞德,后守麦城,死之。”可以看到,周仓的事迹大体是与《三国演义》的情节相符合的。据清代《平陆县志》记载:“将军城在县北(指老县城)三十里西祁村,有周仓庙及古城遗址。”而且周仓在民间,还有确切的生辰,为三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在山东、山西,广东等地,周苍庙附近的乡民,便会很热闹的聚上一聚。除此之外,甚至连周仓的母亲白海棠,都有明确而统一的名字。如果周仓真的不存在于历史中,那么关于他的一切详细信息,又是谁在主导的呢?当然,这也仍是一些个人猜测。接下来,笔者会拿出两个实在的证据来。既然不少人都认为周仓的形象多是《三国演义》中的杜撰,那么我们就从这本小说成书之前的记载来加以证明。首先来看第一个,南宋学者洪迈曾在自己的作品《容斋随笔》提到过这样一件事:在这之前,民家有很多祭祀关羽的文章,而周仓此时,已经就以关羽随从的身份被百姓所熟知了。也就是说,周仓的事迹在南宋之前,就已经在大街小巷中流传了。另外一个,便是关帝庙的考证。众所周知,在很多地方的关帝庙中,关平和周仓都会侍奉于左右。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当属山西新绛县龙香村的关帝庙。这座庙宇的建造时间,亦是始建于宋朝。而在建立之初,周仓的塑像便已经在其中了。这个例子,也同样证明了周仓在民间的真实性。回到文章开头,《三国志》作者陈寿在出生之时,周仓便已经去世多年了。而他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身份,也不会让陈寿费时间去寻找搜集。对此,清代学者梁章钜也曾有过类似感慨:“里居事迹,卓然可纪,未可以正史偶遗其名而疑之。”参考书籍:《三国志》、《山西通志》、《平陆县志》、《容斋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