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典故七十三岁,为什么称亥字
2024/1/26 来源:不详一位老太太过七十三岁生日,词人刘辰翁为她填了一阕《金缕曲》,开头就说:“七十三年矣。记小人、四百四十五番甲子”。
为扣这个七十三,他在结尾又强调:“个亥字,甲申起。”
《金缕曲》寿朱氏老人七十三岁全词“四百四十五番甲子”和“亥字”字都借指七十三岁,而且它们来源于同一个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襄公三十年》。
这一年的二月一日,“母仪晋国”的晋悼公夫人请了一场客,客人很特别,是晋国的一群“舆人”,也就是出苦力的老百姓。
请客的原因是为酬劳他们为晋国筑起了一座城,叫杞城。
在这群人中,还有一个人更特别——他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自绛县,因为无子,所以被征发而来,参与了杞城的建设。
有小吏好奇他的年龄,他这样回答:“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
翻译一下,大致就是——我是一个平民百姓,不知道怎么记年龄。我只知道,生我那年是正月初一,正好是甲子日,从那时起,再有二十天就总共活了四百四十五个甲子日了……
《左传》中对绛县老人的记载问年龄的小吏懵了,大概想,人家记年龄都按年、岁,你却论什么“甲子”,那到底有多大呢?
这个问题很快被晋朝的三个聪明人给解决了,三人的结论同是:七十三岁。
不过,有意思的是,三个人给出的解决问题的角度却大相径庭!
师旷历史掌故丰富,且记忆力了得,他说:正月朔正遇甲子日那年,刚好是鲁国的叔彭生和我国的却成子在城匡相会之年,算来已有七十三年了!
史赵却给了一个“文字学”式的答案,他说:“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
士文伯反应很快,他算术学得也很好,接着史赵的“二首六身”说:老人活了二万六千六百有六十天了!
史赵的“亥有二首六身”,即后来诗文典中的“亥字”。
师旷和士文伯的解释好理解,而对于史赵的“亥字”,现在人实在想不通——一个“亥”字怎么就成了破解绛县老人的“生辰密码”了呢?
后来有人这样解释:晋国的文字“亥”,拆解一下,从上面看像“二万”,从下面看像三个“六”。合起来就是“二万六千六百六十”了……
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然而……不懂!
后来,绛县老人的岁数问题,成了《五经算术》里一个著名的例题:“推绛县老人生经四百四十五甲子法”。
——比“鸡兔同笼”高雅吧?
“四百四十五甲子”在诗词中用得少,大概很难处理它的字数与韵律问题,而在古代的文章中用的就很多了,当然不限于七十三岁。
人们通过绛县老人例明白了年与日的换算法后,就灵活地运用了起来。
罗志左数第七行末“四百五十甲子”比如近年出土的唐颜真卿所书《罗婉顺墓志》,中有:“(罗婉顺)因寒节永慕,兼之冷食,遂至遘疾,薨于义宁里之私第,春秋四百五十甲子。”
再有《唐张具瞻妻韦氏墓志》:“(韦夫人)凡享年四百廿四甲子,书寿也。”
现代画家齐白石也喜欢在他画作或书作的落款中,用甲子纪岁。比如“三百八十甲子”、“三百九十甲子”、“四百八十二甲子”、“五百零四甲子”等等。如下图。
至于“亥字”,在唐宋诗词中的应用就很多了,不过,也很少特指七十三岁,多泛指老年。
如权德舆《酬冯绛州早秋绛台感怀见寄》:“武符颁美化,亥字访疑年。”
刘禹锡《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午桥群吏散,亥字老人迎。”
李商隐《戏题赠稷山驿吏王全》:“过客不劳询甲子,惟书亥字与时人。”
宋祁《送枢直梅学士守并州》:“唐诗存雅俗,亥字访遗人。”
程大昌《万年欢丙午生日》:“待人间、甲子何其,剩书亥字为戏。”
综上,通过“四百四十五甲子”,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古代比较罕见的“知识点”,那就是除了常见的以年为单位记年龄外,还可以以日(六十日)为单位记年龄。
至于“亥字”的由来,现在真的说不太清了,不过也可以聊备一说,立此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