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究竟存在多少个古诸侯国,为何会是
2023/6/16 来源:不详内蒙古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2&id=244357
按照《吕氏春秋》的说法,“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经过春秋战国年间的争霸与兼并战争,西周之世究竟存在多少古国,实是一个未知数。不少古国在传世文献中干脆付之阙如。结果,人们对其的了解,就只能全靠从地下挖出来的古物了。早在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凤翔出土了西周晚期铜器“散氏盘”。盘腹的铭文(19行,字)其实是一份地契。里面记载了散国与邻国在周天子使者监视下议和、散国获得田地赔偿的正式契约。这其中的当事人“散国”,便是一个完全不见于史书记载的古代诸侯国。由于“散氏盘”铭文中多次提到的“瀗”即是汧水,可据此推测,散国所在,即今宝鸡县、凤翔县汧、渭二水相会之地。
相比之下,更显得偶然的是“倗国”的横空出世。年4月,山西运城绛县横水,一群盗墓贼在光天化日之下毫无顾忌地用炸药炸开了一座西周古墓。案发之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这年年底开始对被盗墓穴进行清理。绛县曾经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古都,被盗墓地向东不足20公里的两座小山丘,相传就是晋献公(前—前在位)、晋文公(前—前在位)这两位晋国历史上著名国君的封土大墓。出于这一原因,人们大抵猜测,横水墓穴也是晋墓。
/随州曾国贵族墓
随着清理发掘工作的深入,人们在横水发现了两座规模超常、相当于诸侯国国君级别的西周中期大墓。这又会是哪位晋代早期国君的安息之所呢?最终,考古队员在横水墓葬出土的青铜器上发现了多组铭文,铭文中的“毕姬”“倗伯”两个称呼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