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300亿美元京东健康最大市值互联网医
2023/6/16 来源:不详海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2&id=244057
懂财帝原创·作者|懂财君
达达、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京东旗下独角兽茁壮生长,这次继达达和京东数科之后,又一个京东系独角兽即将上市。
近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称,京东健康已通过其联席保荐人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表格。
一级市场,京东健康此前已完成了B轮融资。据市场分析,其估值在短短一年内已从70亿美元上升至亿美元。
医疗健康,正迎来最大的财富浪潮。京东在电商、金融科技领域居阿里之后,这次京东健康将有望超过或追平阿里健康的市值。
对比年数据,京东健康不仅在营收上超越阿里健康,更在所有互联网医疗公司中率先实现盈利。
根据懂财帝的估值模型,京东健康合理的估值应在.18亿美元至.25亿美元之间。对比市场分析的亿美元估值,京东健康预计至少还有10%至40%的提升空间。
马云曾直言:“中国下一个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不知道这个超越者会不会是京东健康。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FrostSullivan)报告显示,按年收入计,京东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及全国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
更具核心竞争力的是,京东健康已率先在业内形成了以“零售药房+线上医疗服务”为核心的“医、药联动”的闭环体系。在这一运营模式下,今年上半年,京东健康实现盈利3.71亿元。
如果站在更长的周期,随着中国医疗健康市场的高速增长,对标美国近2万亿市值的联合健康公司,京东健康还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互联网医疗健康之王
8月17日,京东集团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京东健康与高瓴资本就京东健康B轮不可赎回优先股融资签订了最终协议,高瓴资本预期投资额超过8.3亿美元。据市场预测,京东健康投后估值将达到亿美金,相当于四分之一个京东。
消息一出,众人惊讶。一向精明的高瓴为何会投资已经如此高估值的京东健康,张磊的内在投资逻辑是什么?
在讨论这一点之前,我们需要先将时针拨回到十年前。
刘强东:“我只需要万美元。”
高瓴资本张磊:“要不让我投3亿美金,要不我一分钱都不投。因为这本身就是一桩需要烧钱的生意,不烧足够的钱在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上是看不出来核心竞争力的。”
彼时,刘强东默默无闻,京东的估值还不到10亿美元。但张磊看到了未来大势,执意重金入局。
如今,京东已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其美股最新市值超过亿美元,十年间的涨幅已超过倍,高瓴资本赚得盆钵满。
高瓴资本与京东,也因此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一段佳话,高瓴与京东健康能再创神话么?
现在回到资本市场,京东健康亿美金的估值合理么?
懂财帝试图将其与已在港股上市的阿里健康与平安好医生进行对比,以寻找答案。
首先从财务数据上看。年,京东健康营收为亿元。而同期,阿里健康营收为96亿元,平安好医生营收为51亿元。
今年上半年,京东健康营收达到87.77亿元,同比大增76%,净利润为3.71亿元。平安好医生营收则为27.47亿元,净亏损2.13亿元。阿里健康,尚未未公布半年报。
对比之下,能够清晰地发现,京东健康最大的优势在于已实现规模化盈利,这表示京东健康的长期商业逻辑是能够说通的。IPO招股书显示,、、年,京东健康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2.48亿元、3.44亿元。
而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仍深陷亏损泥潭。随着中国进入后疫情时代,行业红利消散,二者还需要花大力气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的价值。
根据上述营收数据,我们粗略估算京东健康的市销率(PS)约为:亿美元÷87.77亿元(上半年营收)÷2=11.66,这一数值仅为阿里健康市销率的一半,也远低于行业15-20倍的平均水平。
若用京东健康过去12个月营收×行业平均水平15-20倍来计算,那么京东健康的合理估值范围应在.5亿元至亿元之间,约合.18亿美元至.25亿美元。
而如果脱离估值模型更直观来看用户规模,京东健康未来的成长性仍然很大。京东健康IPO招股书显示,截至年6月30日,已有超过1.5亿名用户曾使用京东健康的平台购买医药和健康产品或医疗健康服务,京东健康年活跃用户数为万,高于阿里健康(万)。
据招股书披露,在未来,京东健康还将继续与京东集团深度合作,触达其超过4亿的活跃用户。
综上,我们能得出一个清晰地结论:若京东健康成功IPO上市,其估值将进一步提升。京东健康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医疗科技赛道中的龙头。
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
辛利军或许自己都没想到,京东健康的业务竟会发展得如此迅猛。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FrostSullivan)报告显示,按年收入计,京东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
而仅仅在一年前,京东还在进行发展历史上的第三次业务拆分。已是八年“零售老兵”的辛利军受命整合“京东大药房”、“药京采”等互联网医疗业务,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京东健康集团。
当时,辛利军的想法是,如果只做健康产品的零售,还不如完整的介入互联网医疗赛道。刘强东说,“那你们就独立出去,我看好你们。健康这个领域做好了,能再造一个京东。”
如今,只过了一年,在辛利军的掌舵下,京东健康估值就达亿美元,已相当于四分之一个京东。
高速发展的背后,源于辛利军为京东健康打造了医药零售与线上医疗服务两大增长引擎。
首先,根据IPO招股书拆解医药零售业务(卖药)。这一业务板块主要包括三种运营模式:自营、在线平台及全渠道布局。
自营模式主要是京东大药房。线上平台主要是与第三方药店商家进行合作。截至年6月30日,京东健康在线平台已拥有超过家第三方商家,与万个SKU。
全渠道布局模式主要是京东健康基于用户所处的位置推出的急用药场景的O2O服务。这一模式的关键是端到端的服务能力,而这一能力正是京东健康的核心能力之一。
京东健康与母公司京东集团很早就已在供应链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目前,京东健康借助遍布全国的11个药品仓库和超过个其他仓库,已能实现7×24小时、半日达等服务。
另外,受益于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目前京东健康的存货周转天数已经减少到45日。而年,中国前5大线下药房的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则为88.2天。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健康医药业务还包含一部分线下药品零售,即线下自营的京东大药房与京东健康联盟大药房。这一点与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纯线上的医药电商业务模式有极大地不同。
近年来,京东健康在线下,一边在多地设立京东大药房实体门店,搭建线下购药场景,另一边则推出了京东联盟大药房体系。
疫情期间,国内首家“京东健康-联盟大药房”在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开业。该门店在线上运用直播的形式覆盖周围3-5公里用户,通过“京东药急送”服务及小程序工具帮助用户实现在线购药。最后,门店依托京东物流体系实现最快30分钟送药上门。
数据显示,开业当天,门店药急送订单数就超过笔,单日线上成交商品数量超过0件,当日金额仅线上交易近2万元
毫无疑问,医药零售未来的打法不仅属于线上,还属于线下。而只有掌握了两条渠道的玩家,才能领先于同业。
中国版联合健康
零售医药业务只是一个流量入口,为用户创造购药需求的主要还是依靠线上医疗服务业务。
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旗下的线上医疗服务业务主要包含在线问诊、处方续签、慢病管理、家庭医生和消费医疗健康服务等。其中,在线问诊、慢病管理是京东健康当前的重点业务。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催生了无数的在线问诊需求。对此,京东健康化危为机,迅速更新在线问诊服务,扩大医生团队。截至9月,京东健康已拥有多名自有和外部医生,平台日均在线问诊量约9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6倍。
而在慢性病管理这一领域,京东健康有其独特的优势。京东健康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能够医生与患者提供移动应用程序等平台服务。该平台无缝衔接京东大药房,能实现问诊购药的闭环服务。
更重要的是,京东健康自19年底与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合作心脏中心开始,截至目前已经陆续上线了16个聚焦不同疾病的专科互联网医疗中心——包括呼吸中心、糖尿病中心、精神心理中心、耳鼻喉中心等,每个专科中心都与该领域国内最为顶尖的专家合作,且不局限于简单的线上问诊,而是针对不同疾病的诊疗特点,开展线上线下打通的全链条医疗服务模式。
零售医药与线上医疗服务已形成一个良性的业务循环。京东健康已率先在行业内形成了“医、药联动”的服务闭环体系。这将是京东健康“成为国民信赖的首席健康专家”这一使命实现的基础和关键。
京东健康已是国内互联网医疗科技赛道中的龙头,因此懂财帝将视野放宽至全球,为京东健康找到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对标物——美国联合健康。
从模式来看,美国联合健康主要涉足健康管理、健康信息服务、药品福利管理三大领域,其用户还不到一亿。但截至9月29日,美国联合健康市值已高达1.97万亿元(约合.45亿美元)。
而如今,京东健康背靠14亿国人和超过4亿京东用户,拥有海量的潜在用户。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医疗健康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
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报告显示,年,中国医疗健康支出为6.52万亿元。预计到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62万亿元。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医疗健康市场爆发,京东健康有望成为中国版“联合健康”。
对标万亿市值,京东健康的征途才刚刚起步。
说明:数据源于公开披露,本文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