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嘉禾产自绛县天眼新闻
2024/12/20 来源:不详我国是农耕文明发达的国家,古人称长势良好的庄稼为“嘉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的麦穗图案就是“嘉禾”。但“嘉禾”最早产自绛县的历史事实却鲜为人知。史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剪桐封弟叔虞于唐地。叔虞为侯后,改唐为晋,励精图治,发展农耕,域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唐叔虞到绛地田间视察,喜见麦田中不少麦秆上长有几株麦穗,当即挑选一株长着9个麦穗的麦秆连根挖起,亲手捧着带着泥土的麦株乘辇车赶赴镐京(今西安市),献给兄长剪桐。周成王看到这株麦穗后,认为是周王室兴旺发达的瑞兆,立即将麦穗送到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叔父周公旦大帐之内。周公旦将这株麦穗展示在众将士面前,解释说天将降瑞于周王室,连庄稼都长的这么好,以此激发将士们的士气,一举歼灭商朝的残余势力,一统天下。从此,普天下把长势茂盛的庄稼称为“嘉禾”,成为农耕文明和江山社稷的象征和图腾。绛地因出产“嘉禾”,盛产粮食而誉满天下。秦代,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特置绛县,辖今绛县、翼城、曲沃、侯马等地。西汉早期,汉高祖刘邦特封立下汗马功劳的周勃为“绛侯”,赐绛县所产的财粮归周勃享用。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讲瑞篇》云:“嘉禾生于禾中,与禾中异穗,谓之嘉禾。”元代名士郑辅特作《瑞麦诗》:“绛县高原平百里,亥字老人年不记。土风尚古民愈勤,凿井耕田务农事。应时沛雨足甘润,宿麦盈畴人已喜。青稍滚浪弥垅平,绿叶翻光密交穗。鳞鳞膏壤周数亩,一茎所出六七尔。虽致关内重两岐,岂独渔阳双穗美。老农自言生畎亩,发白未尝逢此瑞。爱民父母二千石,体郡孜孜犹恺悌。宽平令尹人自安,余惠所加无不至。民和政和天地和,协气薰薰作丰岁。绘图来上骇众目,一日欢声流远迩。太平景况民力余,鼓腹嬉游饱清世。”此诗被历代《绛县县志》收录,流传于世。明清时,绛县官吏特意在县衙大门东墙上,嵌有一通《绛县瑞麦图》石刻,标榜“唐叔虞呈献瑞麦”的感人故事,也标榜“嘉禾”是绛县的古老特产。无独有偶。清康熙《平阳府志》载:金宣宗贞祐二年(),绛县吴村村民席宪,麦田内一茎,穗有四五岐至六七岐,二亩余,绘图以奏。一时题咏甚多,县令周泽有记。绛县北部绛山南面,台垣绵延,农田如织。每到夏季,一望无际的麦田翻滚着金色的麦浪。因此地水深土厚,日照充足,小麦长势好,产量高,颗粒饱满,口感筋道,成为远近闻名的粮仓。刘玉栋来源 山西日报编辑周章龙编审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