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下都昆仑之丘何在河南古墓出土的一古籍
2022/8/26 来源:不详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病最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9927173330035222&wfr=spider&for=pc
作为中国的人文初祖,黄帝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了无数谜团,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是:黄帝频繁活动的都城昆仑之丘究竟在哪儿?
数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探寻上古真相,但沧海桑田,很多已经消失在了人们视野,想要揭开远古历史真相谈何容易。不过,随着地下文物不断挺身而出,却也能让人解开一些历史疑云,尤其河南一座古墓出土了一部古书,揭开了“昆仑之丘”所在的端倪。
关于黄帝昆仑之丘,《山海经》中有两段关键记载,讲述了昆仑之丘用途,与大约方位。
《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是神也,司天之九都及帝之囿时。
昆仑之丘,是黄帝的下都。一名叫陆吾的人在那管理,他还管理着黄帝囚禁动物时的囿园。所谓“下都”用途,历史上有多种解释,有认为是黄帝别宫,有认为是祖先祠堂,有认为是军事要塞(如燕国有上下都之分,下都主要用于军事防御目的),还有认为“下都”实是“夏都”等。
《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墟,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昆仑之墟,其实就是昆仑之丘、黄帝下都,当时应该已经荒废,所以是“墟”。昆仑之墟非常高大,“方八百里,高万仞”,估计是坐落在一座山丘上,城池非常庞大。
总之,在《山海经》记录的时候,昆仑之丘黄帝下都已经荒废,只留下一些残垣断壁,后人记录之余进行了艺术夸张,所以才有“方八百里,高万仞”、“以玉为槛”等夸张描述。
以今天眼光来看,“昆仑之丘”应该与昆仑山有关,而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公里,其最高峰在中国青海、新疆交界处,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因此,黄帝“昆仑之丘”最可能位于青海地区。然而,河南古墓出土的一本古书,却揭示昆仑之丘很可能在陕西,而不是青海。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年),一个叫“不准”的盗墓贼,在今河南汲县盗掘了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竹书纪年”,其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合并为《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是一部纪录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详载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时,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而周穆王西游在《春秋左氏传》、《竹书纪年》、《史记》中均有记载,说明其有一定可信度。尤为重要的是,在《穆天子传》中,有周穆王拜访昆仑之墟的行程记载,有助于后人反推昆仑之丘的所在地。
《穆天子传》卷一:辛丑,天子西征,至于人,河宗之子孙柏絮且逆天子于智之□。戊寅,天子西征,鹜行,至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癸丑,天子大朝于燕□之山、河水之阿。己未,天子大朝于黄之山。乙丑,天子西济于河,□爰有温谷乐都,河宗氏之所游居。丙寅,子属官效器。乃命正公郊父,受敕宪,用伸□八骏之乘。以饮于枝洔之中,积石之南河。
辛丑之日,周穆王西征,至于人。年,考古学家在清理绛县横水西周墓1、2号墓出土的器物时,在8件青铜器中发现了刻有“倗伯”和“倗伯乍毕姬宝旅鼎(盘、簋)”铭文,揭开了一个史无记载的西周诸侯国——倗国!因此,根据《穆天子传》记载可以确定,周穆王西游经过了山西运城绛县。其中“智”即智邑,即今山西永济西北,而山西永济离山西绛县即横水大墓不远。
乙丑之日,周穆王西济于河,从山西永济向西渡过黄河,河对面是陕西大荔县,这边是“河宗氏之所游居”。所谓河宗氏,上古时为沿黄河上游“游居”的部族,在今山西省西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一带。
丙寅之日,周穆王开始准备马乘,准备出发去昆仑之丘。
因此,尽管无法确定周穆王西游的起点,但基本可以确定周穆王经过了山西绛县,到了陕西大荔县附近时,周穆王换用八骏之乘,准备前往黄帝的昆仑之丘。
《穆天子传》卷二:丁巳,天子西南升□之所主居。戊午,□之人居虑献酒百□于天子,天子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癸亥,天子具蠲齐牲全,以禋□昆仑之丘。甲子,天子北征,舍于珠泽。
丙寅至丁巳,一共用了51天,周穆王来到了昆仑之丘附近。又走了一天的戊午之日,周穆王终于到达昆仑了,晚上在昆仑之丘附近过夜,之后三天都在此地,即“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三天之后的辛酉是吉日,周穆王特意选在这一天参观了黄帝之宫。
从陕西大荔县到昆仑之丘,周穆王一共走了52天,按照每天前进25里计算,总里程即为里公里。尤为重要的是,《穆天子传》没有说周穆王再次渡河,说明昆仑之丘在黄河几字湾内。
在这一范围之内,就如今考古发现而言,最符合的“昆仑之丘”应该就是陕西榆林神木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石峁古城(见下图)。所谓石峁古城,距今余年,古城面积约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的上古城市遗址,比浙江的良渚古城还要大。
《穆天子传》艺术性较强,且只是一家之言,并不能作为正史来看,那么如果从史料上来看,石峁古城会是黄帝的昆仑之丘吗?笔者认为可能性很高。
1,《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崩,葬桥山。”《索隐》引《汉书·地理志》“桥山在上郡阳周县”,所谓阳周即今陕北子长县,当今陕西黄陵县以北偏东三四百里的地方。与此同时,《汉书·地理志》上郡肤施县下还记载其地“有黄帝祠四所”等。总之,石峁古城附近具有众多黄帝遗迹,显示黄帝生前在这一带频繁活动。
2,汉王符所作《潜夫论·志氏姓》即称“隗姓赤狄,姮(姬)姓白狄……短(姬)即犬戎氏,其先本出于黄帝”。《山海经》也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换言之,黄帝、白狄、犬戎都是姬姓,系出同源!
春秋《左传》记载,白狄当时就分布在雍州北部(如今陕北一带),后来因受秦国挤压,在公元前年东迁,建立了赫赫有名的战国第八雄——中山国!白狄与黄帝活动区域高度重叠,进一步佐证黄帝白狄身份,以及活跃在石峁古城所在的陕北一带的事实。
总之,黄帝生前活跃于陕北一带,死后葬于此地,因此昆仑之丘——石峁古城的主人最大可能是黄帝,否则同一地区出现能制造石峁古城这样强大的部落,而我们史书上却没有一点痕迹,实在难以想象。
不过,石峁古城主人黄帝之说,还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史书上黄帝活跃于公元前余年时期,而石峁古城检测却只有余年,两者存在代差,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著名历史学家沈长云在《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居邑》一文中有颠覆性论述,黄帝之所以成为五帝之首,其实是周人有意抬高自己的祖先。
黄帝在历史上活动的时间不算太早,他与其他几位古帝实际上都应是同时代的人物,就是说都大致生活在夏代稍前的时候。过去史书把他置于其他几位古帝之前,实是出于后人的安排。因为黄帝的后裔周人建立了强大的周王朝,以后的华夏族又是以周族为主融合其它各族形成的,为华夏族编排的祖先的历史自应把黄帝放在首位。
可见,石峁古城很可能就是昆仑之丘,属于黄帝行宫或下都。而周人与黄帝系出同源,所以千余年之后,周穆王还能知道昆仑之丘的准确地点,并隆重拜访黄帝。
参考资料:《穆天子传》、《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居邑》、《山海经》